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注释:

  • 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
  • “三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地区,即河东、河内、河北。这里特指山西一带。“数十州”表示范围广泛,包括了多个地区。
  • 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
  • “我公”指的是诗人的叔父,这里特指某位官员或人物。“把”在这里是掌管的意思。“司农节”是官名,指的是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员。“粟麦还于地上流”意味着通过耕作使得粮食重新回到土地里,恢复了生产。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述了山西地区的农业状况,以及一位官员(可能是诗人的叔父)对农业的贡献和影响。
    第一句“三晋山河数十州,频年水旱不能秋。”描绘了山西地区广袤的地域和频繁的水灾旱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困扰。”三晋”是指山西地区,而”山河数十州”则暗示了该地区的广阔和重要性。”频年水旱不能秋”则表达了因为连续不断的洪水和干旱,导致秋季无法收获的情况。
    第二句“我公出把司农节,粟麦还于地上流。”赞扬了那位官员在农业方面的贡献。”我公”是对这位官员的尊称。”出把司农节”意味着他担任管理农业生产的官职。”粟麦还于地上流”则形象地比喻了他的工作如何使农田恢复生机,让粮食得以回归大地。
    整首诗通过对山西地区农业状况的描述,以及对那位官员工作的赞美,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农业官员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关注和对于自然灾害的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