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
烦君更致苍玉束,明日风雨皆成竹。
注释:
从斌老乞苦笋:从斌老向我要苦笋吃。
南园:南方的园林。
苦笋味胜肉:苦笋的味道胜过猪肉。
箨龙:竹皮,即竹外层包裹的笋皮。
称冤:诉说委屈。
烦君更致苍玉束:请您再送来一些苍白色的竹丝做成的丝带。苍玉束:苍白色的竹丝,用来做丝带。
皆成竹:都能长出竹子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赞美苦笋,表达了对生活的喜爱,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南园苦笋味胜肉”,诗人以“苦”字开篇,将“南园苦笋”与“肉”相提并论,既点出了苦笋的特点,又突出了其味道之鲜美,让人不禁垂涎欲滴。紧接着,“箨(tuò)龙称冤莫采录”,诗人以“箨龙”代指笋皮,将其比作受冤之人,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笋皮坚韧的特性。然而,这却成了“苦笋”的不幸遭遇,诗人以“称冤”二字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珍视之情。
第二句“烦君更致苍玉束”,诗人在上一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请求从斌老再送些苍白色的竹丝来,作为丝带使用。这里,“苍玉束”一词既指苍白色的竹丝,又暗含“苍翠”之意,寓意着希望“明日风雨皆成竹”的美好愿景。
尾句“明日风雨皆成竹”,诗人巧妙地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风雨过后,竹叶青青,竹笋破土而出,生机盎然,寓意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有信念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克服,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
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以“苦笋”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精神。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