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女荔支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
天与蹙罗装宝髻,更挼猩血染殷红。
【注释】
荔支:荔枝,一种水果。
天:天空。
蹙罗:绣有云纹的罗绸,指用丝织品做的头饰。
殷红:深红色。
【赏析】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舞女荔支熟虽晚”描绘了舞女们将荔枝熟透的情景。这里的“熟”字既写出了荔枝已经成熟,又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珍贵。
次句“临江照影自恼公”则进一步描绘了舞女们因荔枝成熟而产生的喜悦之情。她们在江边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仿佛在为成熟的荔枝增添一份独特的魅力而感到高兴。这里的“恼”字表现出了舞女们的内心喜悦与自豪感。
第三句“天与蹙罗装宝髻”,则通过描绘舞女们头上的装饰品来表现其美丽动人的形象。这里的“蹙罗”指的是绣有云纹的罗绸制成的头饰,象征着她们的美丽与高贵。而“宝髻”则强调了她们头顶上的高耸发髻造型,增添了几分威严与神秘感。
最后一句“更挼猩血染殷红”,则通过对舞女们手中所持之物的描述来突出她们的热情与奔放。这里的“猩猩血”指的是用鲜血染成的红色液体,象征着舞女们的热情与奔放。而“殷红”则形容了这种颜色鲜艳且深邃的特点,让人感受到舞女们的热情与奔放。
这首诗以咏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赞美之情。通过对舞女们头上装饰品、手中所持之物以及江上倒影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热情形象。同时,诗中的“恼”、“蹙罗”、“宝髻”、“猩血”等关键词也增加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