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
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

【注释】

题邢惇夫扇:邢惇夫,名不详。此诗是作者为邢惇夫的一把扇子所写。

黄叶委庭观九州:黄叶,泛指秋天的景象,秋天落叶归根,比喻事物衰败。

百斛明珠薏苡秋:百斛(dú),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这里指一百斗;“薏”是一种植物,其种子可入药,也称为“苡”,俗称“薏仁”;“明珠”,比喻珍珠,也用来形容贵重的东西。意思是说:这百斛珍珠就像满地的黄叶,没有一个人来使用它们。

赏析:

首句“黄叶委庭观九州”,写秋风萧瑟,黄叶遍地,诗人站在庭院中,放眼望去,只见九州大地已是一片萧瑟景象。这里的“黄叶”并非实指,而是诗人眼中所见的一幅秋日景色,暗示着诗人对国事的忧心忡忡。

第二句“小虫催女献功裘”,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群小虫子正忙忙碌碌,似乎在催促女子赶快缝制一件新的皮袄。这里的“小虫”指的是蟋蟀一类的昆虫,它们在秋天里发出凄厉的鸣叫声,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而“女”则是指那些辛勤劳作的女子们,她们正在为了生活而奔波劳碌,无暇顾及其他。

第三句“金钱满地无人费”,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更加悲惨的画面:尽管地上堆满了金钱,但人们却视而不见,无人去捡拾利用。这里的“金钱”显然是指代财富或资源,而“无人费”则意味着这些财富或资源被浪费殆尽,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末句“百斛明珠薏苡秋”,则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强调了主题。这里的“百斛明珠”指的是大量的珍贵物品或财富,而“薏苡秋”则是用来形容一种植物——薏苡,它生长在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中,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入药。这里的“秋”则是指这个季节。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国事的关注和忧虑之情。他认为虽然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但却无人去珍惜、去利用,反而让这些东西白白流失、浪费掉。这种看法虽然过于偏激,但也反映出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腐败无能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心忡忡、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清廉政治的期待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