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赑屃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注释】

南台:指杭州灵隐寺的南塔。西、北、东三面,有路通达;惟南向无门,故名“路”。木龟坊:在南塔之北的一条街。灵龟:古代传说中神龟能负重载物,这里借代灵龟坊。赑屃(bì xī):古代碑文的座石刻兽。藏:蕴藏。杉蚵蚾(xiān é yún):一种螺类动物。直须防:《汉书·五行志》说:“水盛则蛇龙徙。”《史记·封禅书》:“蛟龙移徙。”这里比喻蛇龙,即指木乌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任福州儒学教授时所作。诗题中的“木乌龟”是当地百姓对灵隐寺南塔俗称,因为塔顶有砖砌的圆形小塔,所以又称“圆塔”、“圆顶”,当地人都叫它“木乌龟”。诗人到任以后,为消除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恐惧心理,特作《木乌龟亭留题》,以消除人们的迷信思想。

此诗前两句点明木乌龟的位置,并说明它是一只神奇的生物。接着写人们因怕木乌龟吞月而改名杉蚵蚾,后两句写人们仍害怕,于是又改名为蛇龙,意在告诉人们不要轻信民间的谣言和迷信,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被假象迷惑。诗中虽未直接点出“蛇龙”,但通过“木乌龟”、“蛇龙”的比喻,使读者不难想象到蛇龙的形貌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