矞云从龙小苍璧,元丰至今人未识。
壑源包贡第一春,缃奁碾香供玉食。
睿思殿东金井栏,甘露荐碗天开颜。
桥山事严庀百局,补衮诸公省中宿。
中人传赐夜未央,雨露恩光照宫烛。
右丞似是李元礼,好事风流有泾渭。
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
春风饱识大官羊,不惯腐儒汤饼肠。
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
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
这首诗是苏轼的《送碾壑源拣芽》,全诗如下:
谢送碾壑源拣芽,
矞云从龙小苍璧。
元丰至今人未识,
壑源包贡第一春。
缃奁碾香供玉食,
睿思殿东金井栏。
桥山事严庀百局,
补衮诸公省中宿。
中人传赐夜未央,
雨露恩光照宫烛。
右丞似是李元礼,
好事风流有泾渭。
肯怜天禄校书郎,
亲敕家庭遣分似。
春风饱识大官羊,
不惯腐儒汤饼肠。
搜搅十年灯火读,
令我胸中书传香。
已戒应门老马走,
客来问字莫载酒。
注释解析:
1. 谢送碾壑源拣芽:感谢对方赠送碾壑源的新鲜茶叶。“碾壑源”可能是指一种茶名或者地名,此处用来指代茶叶本身。
2. 矞云从龙小苍璧:形容云雾缭绕,如同一条龙在云中游动,且颜色为青色,像一块小的青玉璧。
3. 元丰至今人未识:自北宋元丰年间到现在,很少有人能认出这种茶叶的价值。“元丰”是宋神宗赵顼的年号,这里可能是说这种茶直到今天才被广泛认识和欣赏。
4. 壑源包贡第一春:壑源地区出产的茶叶被认为是春季最优质的。这里的“贡”指的是朝廷进贡,表明这种茶的品质非常高。
5. 缃奁碾香供玉食:“缃”是一种淡黄色,“奁”是古代的一种容器。这里的“香”指的是茶叶的香气。”供玉食”意味着这种茶可以用来招待贵宾或祭祀神灵。
6. 睿思殿东金井栏:描述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睿思殿东侧的金井栏。这个细节可能是为了显示茶叶与皇家的关联。
7. 桥山事严庀百局:桥山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可能与这次赠送茶叶有关。“事严庀百局”可能是指筹备了很多事情,但具体细节不详。
8. 补衮诸公省中宿:补衮是宋代的一个官职,“诸公”可能是指参与此事的官员们,“省中”指的是中央政府的办公厅。这个句子可能是描述官员们在皇宫内忙碌的情况。
9. 中人传赐夜未央,雨露恩光照宫烛:宫中使者连夜送来赏赐,皇帝因此更加宠爱。这两句描绘了赏赐的仪式和皇帝对赏赐的珍视。
10. 右丞似是李元礼,好事风流有泾渭:右丞(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官职)的风度和行为很像唐代的诗人李白,他的诗风被称为“飘逸”和“豪放”。这句可能是在称赞某位官员的文采或风度。
11. 肯怜天禄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愿意可怜那位负责校订书籍的官员,亲自命令其家人也去品尝这种茶。这句话可能是在夸赞这位官员的家人也懂得品味和欣赏这种茶。
12. 春风饱识大官羊:春风知道如何烹饪羊肉,这里的“春风”可能比喻某种特定的烹饪技巧或方法。
13. 不惯腐儒汤饼肠:不喜欢那些只会做汤饼(可能是面食)的老学者。这句可能是在讽刺某些学者过于拘泥于传统,而忽视了创新。
14. 搜搅十年灯火读,令我胸中书传香:通过长时间的阅读和研究,使得我内心充满了知识的气息。这句可能是在表达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15. 已戒应门老马走,客来问字莫载酒:我已经告诫家中的马匹不要再出门,因为客人来访时不要带酒。这句可能是在强调家训或是生活节俭的一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之间的交流画面,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体现。诗中不仅赞美了茶叶本身的品质和价值,还通过各种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