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才力耐百战,苍鹰下韝秋未晚。
千里荷戈防犬羊,十年读书厌藜苋。
试寻北产汗血驹,莫杀南飞寄书雁。
人生有禄亲白头,可能一日无甘馔。
【注释】
刘季展:即刘琨。刘琨是晋朝的著名将领,字越石。他少年时很有文采,二十岁就担任了主簿。后来在中书令和司空任上都有政绩。后因与石勒战于苦寒之中,被俘后不屈而死。“季”是其字。雁门:今山西代县西北。汉置雁门郡,治所在雁门故城(在今山西代县东北)。
百战:指多次战斗。
苍鹰下韝秋未晚:比喻刘季展有才力,年纪轻轻就有才能,不会因为年老而没有用武之地。韝是古代的一种刑具,形似马鞍,用来拴住马的颈子。这里的“下韝”是说刘季展像一只苍鹰一样,即使年纪老了也没有失去锐气。
千里荷戈防犬羊:意思是说刘季展要为国征战,千里行军,手持武器守卫国家。
十年读书厌藜苋:意思是说,刘季展十年来的读书生活,已经厌倦了藜草和野菜。藜,一种野菜,形状像高粱。苋,一种野菜,茎叶可吃,根茎可做饲料。藜苋是粗劣的食物,这里用来比喻贫贱的生活。
北产汗血驹:指北方出产的良马。汗血马是一种名马,传说它奔跑起来汗水滴滴如血。
南飞寄书雁:指大雁每年春天都会从北方飞到南方去传书报信。这里是以大雁来比喻刘季展的书信,表示希望他能早日归来。
白头:指年岁已高的人。古人认为头发变白是衰老的标志,也指人的头发白了。
一日无甘馔:意思是说如果刘季展打仗失败,不能回家,那么他就没有一天能吃到美味佳肴的日子了。甘馔,美味的饭食。
【赏析】
这首诗写刘季展从军雁门的情景,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写其才高八斗,勇冠三军;次句说他虽有此才,但尚年轻,所以不必担心他的前途;第三句写他长期征战,身经百战,有丰富的经验;第四句写他虽身处艰苦的环境,却仍然坚持读书;最后两句写他渴望早日胜利回来,为国家尽忠。全诗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