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身犹缚律,无梦到行云。
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
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
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
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
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
【注释】
次韵答王慎中:应和别人的诗词。
有身犹缚律:即使有身在世,也不能摆脱世俗的约束。
无梦到行云:没有梦见过飘荡的云彩。
俗里光尘合:在世俗的纷扰中迷失了自我。
胸中泾渭分:内心泾渭分明。
我搴江南秀:我采摘了江南的秀色。
一见空马群:一眼看见的是空马群。
夸士慕钟鼎:喜欢显扬自己的才华。
寒儒守典坟:像孔子一样,专心于典籍的研究。
吾欲超万古:我想超越所有的时代。
乃如负山蚊:就像背上背着大山蚊子一样。
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能来和我一起商讨这件事,我们坐在这里品茶谈心。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诗中的主人公面对友人的诗句,不禁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并以此自况自励。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即人要有所追求,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志气、毅力与恒心。诗风沉郁苍凉,情调悲凉。
“有身犹缚律”,“有身”指人,“犹”表示还是的意思,“缚”指束缚,“律”是法度、规范,“犹缚律”意为人虽在世上,但仍然受到世俗的束缚;“无梦到行云”意思是说没有人能够梦见天上的浮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尽管身处世俗之中,但仍怀有远大抱负。
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志向:“俗里光尘合,胸中泾渭分。”“俗里光尘合”意思是在世俗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本来面目;“胸中泾渭分”则是指心中有着清晰的界线,泾渭不分,比喻人心中有明确的是非界限。这里诗人以“泾渭”比喻人的心志,意在说明自己虽然身处浊世,但仍保持着一颗清澈的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我搴江南秀,一见空马群。夸士慕钟鼎,寒儒守典坟。”(《全唐诗》卷四七一引《古今诗话》)意思是说,我采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眼前却只看到一片空旷的马群;我羡慕那些显扬自己才华的人,像钟鼎那样的显赫地位;我固守着典籍研究的精神家园。这里的“寒儒”指的是那些潜心于典籍研究的人。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例,勉励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吾欲超万古,乃如负山蚊。”意思是说,我想超越所有的时代,但却又像背着一座山那样艰难;“能来商略此,趺坐对炉芬。”意思是说,如果能和你一起坐下来谈论这些事,我们坐在这里品茶谈心。这里的“商略”指的是共同讨论,“趺坐”指的是端坐在椅子上,“对炉芬”形容谈话时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只有心怀大志,才能超越时空,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