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
文学纵横乃如此,故应当家有季子。
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
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
【诗句释义】
东南淮海惟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
欲攀天关守九虎,但有笔力回万牛。
文学纵横乃如此,故应当家有季子。
时来谁能力作难,鸿雁行飞入道山。
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但使新年胜故年,即如常在郎罢前。
【译文注释】
(1)“东南淮海惟扬州”:淮海,泛指江淮一带地区。淮海之地,唯扬州最为繁华。
(2)“国士无双秦少游”:国士,指杰出的人才。秦少游,秦观,字少游,北宋词人。
(3)“欲攀天关守九虎”:攀天关,攀上天险关口,比喻要攀登到高位。守九虎,守卫着九只老虎。
(4)“但有笔力回万牛”:只有用笔的力量才能抵挡住万牛的冲击。
(5)“文学纵横乃如此”:文学和辞章纵横驰骋,才气横溢。
(6)“故当”句:所以应当是家门中有一个像季子那样的人才。季子,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7)“时来谁能力作难”:什么时候来临,谁能有能力去解决困难呢?
(8)“鸿雁行飞入道山”:鸿雁排成行列,高飞向道山。
(9)“斑衣儿啼真自乐”:斑衣儿啼哭的声音真是快乐。
(10)“从师学道也不恶”:跟随老师学习道术,也是好的。
(11)“但使新”句:只要新的一年胜过旧的一年,就象经常在郎罢前一样。郎罢前,指郎官的职位,郎罢前的人往往指闲职。
【赏析】
这首词是送别词。作者通过描写苏少章从翰林学士苏公馀杭赴任途中所见景物,表达了对他的祝愿。
首二句写苏少章的出身和才能。他出生于东南的淮海,是国士无双的杰出人物。其文采飞扬,才华横溢,足以与古人抗衡,因而被人们称为秦少游。
三、四两句写他的志向和抱负。他立志要攀登天关,守卫那九只猛虎。然而,他仅有雄壮的笔力,却只能抵御万牛的冲击。这两句话,既表现了苏少章的雄心壮志,又流露出他对自己才能的自负,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五六两句写他的才华和地位。他的文章纵横驰骋,才华出众,因此受到人们的推崇。所以,他应当是家门中有贤能子弟,也就是门生中的佼佼者。
七八句写他对未来的憧憬。他认为,只要时机成熟,他就有能力解决各种困难,就像鸿雁高飞,进入道山一样。这里充满了自信和豪情,也反映了苏少章对自己才能的极度自信。
最后五句写他对苏少章的祝福。他认为苏少章虽然年轻,但是前途无量,只要他努力,就能够超过过去的一年,就像经常在郎罢前一样。这里既有对苏少章的赞美,也有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写得气势磅礴,情感热烈,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