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许文休,马磨自衣食。
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
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
吾早知有觏,而不知有觌。
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
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
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
挽士不能寸,推去辄数尺。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

【注释】

汝南:地名。许文休:作者的朋友,名字不可知。马磨:指磨墨石。自衣食:自己能谋生。郡功曹:郡守的属吏,掌管文书。显晦:显达与隐晦。非人作通塞:不是人为的障碍。秦氏:指秦家,即指秦少仪的家族。多英俊:有很多有才气的男子。少游:秦少仪的别号。眉最白:眉毛最黑。鸿雁行:鸿雁传书的故事。笔皆万人敌:用笔写文章能胜过万人。觏(gòu):遇见的意思。觌(dí):见面的意思。剖蚌珠:比喻诗写得好,像从蚌中取出明珠一样珍贵。皪(yǐ):形容颜色暗淡。直:笔直,引申为锋利、有力。挽士:拉弓射箭的人。寸:指箭矢长一尺,约合五寸,这里以五寸为计量单位。推去:把箭矢推开。数尺:几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秦少仪的才华,抒发作者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全诗以“赠”字开篇,点明赠答之意;中间四句,先写赠答的内容,后写收到诗的反应;最后两句,写收到秦少仪的诗之后的心情和感慨。

首联写赠答内容。“汝南”是地名,作者的朋友许文休就在这里生活,所以作者说赠与“汝南许文休”。马磨是磨墨石,用来比喻文辞。诗人说:“你自己能谋生,你的名字也流传在世上。”这里说出了许文休的才能,同时也表明了赠答的目的。

颔联紧承上句,进一步写赠答的情况。“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但”,只是;“但闻”,只听到了;“郡功曹”,郡守的属吏,掌管文书;“满世名籍籍”,名声传遍天下。意思是说,许文休虽然很有才能,但由于他出身寒微,所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颈联紧接上句,进一步写赠答的情况。“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这两句的意思是,命运的好坏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不在于外界的环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许文休的鼓励和安慰,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灰心丧气。

尾联写收到了秦少仪的诗,并对此做出了反应。“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秦氏”指的是秦少仪的家族;“多英俊”指的是家族中有很多有才气的男子;“少游眉最白”则是说他的少游最出众,眉目之间最为清晰明了。这里既表现了作者对秦少仪的赞赏,也表达了他的惜别之情。

作者又写到自己收到秦少仪的诗之后的心情和感受。“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鸿雁行”是传说中鸿雁能够传递书信的故事;“笔皆万人敌”则是说,秦少仪的诗写得非常好,就像从蚌中取出的明珠一样珍贵。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秦少仪的敬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秦少仪的赞美。

作者又写道:“我早知有觏(jù),而不知有觌(dí)。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意思是说,我早就知道会有机会相见的,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见面。后来,秦少仪带着诗来找作者,并把诗献给了作者。这首诗写得非常出色,就像是从蚌中取出的明珠一样珍贵。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秦少仪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秦少仪的赞美。

作者又说:“乃能持一镞(zú),与我箭锋直。”意思是说,秦少仪能把诗写得这样好,真是难得啊!这里既是说秦少仪的诗写得好,也是说自己对秦少仪的诗的喜爱之情。

作者又说:“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意思是说,自从我得到了这首诗以后,我就一直在思考它的内容,以至于连三天都没有休息。这里既是说秦少仪的诗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是说自己对秦少仪的诗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赠送和接收诗歌的事情,表达了作者对秦少仪的赞赏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厚的友谊和相互理解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