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
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
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
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
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
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及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内容,从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概括。“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意思是:范公来访寻找通往八桂的道路,躲避世俗之人就像兔子一样迅速逃跑。此句是说作者在与范公相见时,因害怕俗事而躲开他。“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意思是:夜晚,作者将衣囊放在寺庙中,雨水漫过台阶,鞋子都掉进了泥塘。这句写诗人为躲避俗事,将衣囊寄于寺中之事。“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意思是:虽然忧愁却也知道人的所在,因此不离开眼前。这句写诗人为躲避俗事,将衣囊寄于寺中之事。“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意思是:庆公担心百姓没有种好树,旻公担心水流被推走了。两句都是写诗人担忧国事,但因有前两句之铺垫,所以此两句就顺理成章了。“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意思是:两位和尚有意开凿出一方土地,希望年老体衰之时能有一个栖身之所。这是说,诗人想借住僧庙而终老。“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意思是:以后没有地方可以居住,暂且像五里亭的那位先生一样,超越云雾。这里说,诗人想隐居山林,但又不敢真的隐居。

【答案】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遇雨二首

范侯来寻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脱兔。

衣囊夜雨寄禅家,行潦升阶漂两屦。

遣闷闷不离眼前,避愁愁已知人处。

庆公忧民苗未立,旻公忧木水推去。

两禅有意开寿域,岁晚筑室当百堵。

他时无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雾。

(1)全诗以“避”字统领全篇,既写出了诗人避世的思想情感,又写出了诗人因避世而产生的生活困苦。

(2)全诗以“忧”字统领全篇,既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也写出了诗人因忧而引起的生活困顿。

(3)全诗以“隐”字为线索贯穿全文,既写出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愿望,又写出了诗人因隐居山林而产生的生活困境。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避世而寄食寺庙,因忧虑国家大事而无法安心隐居山林,最后只好作罢。全诗以“避”“忧”“隐”三个字为主线贯串全文,既写出了诗人避世的思想情感,又写出了诗人因避世而产生的生活困苦;既写出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又写出了诗人因忧而引起的生活困顿;既写出了诗人隐居山林的愿望,又写出了诗人因隐居山林而产生的生活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