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开尽欲凋年,痛饮千江壁底眠。
江寒山瘦思亲友,归守平生二顷田。
西昌万户深篁竹,楚国无人知白玉。
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
樽前顾曲客姓周,学问东山继先流。
梅花恼人已落尽,真成何逊醉扬州。
我今颔底髭半白,背世□□学春秋。
此书百年锁蛛网,亦谓岁晚逢何休。
荀侯画谋取垂棘,之奇贪贤无处适。
大庾岭头烟雨中,万峰插天如剑直。
苦怀行李冰绕须,野店酒旗可试沽。
只今人才不易得,傥逢涤器试相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2句:
“腊梅开尽欲凋年,痛饮千江壁底眠。”
注释:腊梅花已经凋零,仿佛整个冬天都在痛苦中度过,在千江之上寻找一处地方安息。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诗人用“痛饮”来形容自己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无奈。
第3-4句:
“江寒山瘦思亲友,归守平生二顷田。”
注释:江水寒冷,群山消瘦,我思念着亲友,最终回到了故乡,守护着那片我一生热爱的土地。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家人朋友的思念。诗人选择了家乡的土地作为归隐之所,体现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第5-7句:
“西昌万户深篁竹,楚国无人知白玉。”
注释:西昌地区有着茂密竹林,楚国却因为缺乏人才而显得贫瘠。
赏析:这几句诗通过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他认为虽然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但却没有人才来利用这些资源,这是令人悲哀的事情。
第8-9句:
“欲附弦歌慰寂寥,弦断枯桐谁识曲?”
注释:我想要弹奏琴瑟来安慰心中的寂寥,但当琴弦断裂时,又有谁能听懂其中的曲子呢?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希望通过音乐来慰藉自己的寂寞,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
第10-12句:
“樽前顾曲客姓周,学问东山继先流。”
注释:在酒桌前欣赏音乐,客人姓周,他的学问可以继承东山先生的传统。
赏析:这两句赞美了一个懂音乐、有学问的客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承文化的自豪和期待。
第13-16句:
“梅花恼人已落尽,真成何逊醉扬州。”
注释:梅花已经凋零,这让我想起了南朝的何逊,他在扬州醉酒作乐。
赏析:这两句诗人将梅花的凋零与自己的境遇相联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失去而产生的感慨。同时,他也借用了历史人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17-20句:
“我今颔底髭半白,背世□□学春秋。”
注释:现在我的鬓角已经有了白发,我学习《春秋》来背记历史。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他为了保持记忆而努力学习的态度。
第21-24句:
“此书百年锁蛛网,亦谓岁晚逢何休。”
注释:这部书被蜘蛛网覆盖了一百多年,这也意味着我在晚年再次遇到像何休一样的贤人。
赏析:这两句诗人用书的被蛛网覆盖来比喻自己的遭遇和命运的坎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贤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希望。
第25-28句:
“荀侯画谋取垂棘,之奇贪贤无处适。”
注释:荀侯画谋获取垂棘之利,但之奇贪婪无厌,无处可容身。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荀侯和之奇的故事来讽刺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人们。
第29-31句:
“大庾岭头烟雨中,万峰插天如剑直。”
注释:在大庾岭头的烟雨中,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笔直的剑一样。
赏析: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第32-36句:
“苦怀行李冰绕须,野店酒旗可试沽。”
注释:我苦恼地抱着行李,冰封的道路使我胡须冰凉,在荒野小店可以看到酒旗飘扬。
赏析: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对温暖环境的向往。
第37-39句:
“只今人才不易得,傥逢涤器试相如。”
注释:如今人才难得,如果有机会遇到像张相如那样的贤才,我愿意为他洗刷器皿以示尊敬。
赏析: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对贤能人士的尊敬之情。
这首诗是李白对人生、自然、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