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纤尘不隔四维净,寒光独照万象中。
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
桓伊老骥思千里,尚能三弄当清风。
广文陋儒懒于事,浩歌不眠倚梧桐。
百忧生火作内热,何时心与此月同。
后生晚出不勉学,从汉至今无扬雄。
天马权奇大宛种,吾家阿熊风骨耸。
言诗已出灵运前,行身未闻孟轲勇。
明窗文字不取读,蜘蛛结网尘堆壅。
少壮几时夏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怜汝起予秋月篇,我衰安得笔如椽。
但使樽中常有酒,不辞坐上更无毡。
把诗问字为汝说,便当侯家歌舞筵。

注释:

和舍弟中秋月(和诗)

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

纤尘不隔四维净,寒光独照万象中。

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

桓伊老骥思千里,尚能三弄当清风。

广文陋儒懒于事,浩歌不眠倚梧桐。

百忧生火作内热,何时心与此月同。

后生晚出不勉学,从汉至今无扬雄。

天马权奇大宛种,吾家阿熊风骨耸。

言诗已出灵运前,行身未闻孟轲勇。

明窗文字不取读,蜘蛛结网尘堆壅。

少壮几时夏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

怜汝起予秋月篇,我衰安得笔如椽。

但使樽中常有酒,不辞坐上更无毡。

把诗问字为汝说,便当侯家歌舞筵。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中秋之夜,对弟弟说自己的感想。诗的开头“高秋摇落四十五,清都早霜凋桂丛。”两句是写景,描写了中秋时节的景色,高秋时节,桂花飘香,霜露初降。接着诗人以“纤尘不隔四维净,寒光独照万象中”两句来写中秋的明月,虽然有纤尘的阻隔,但是明月却能穿透四维空间,照亮万物。这两句既写出了明月的澄澈明亮,又写出了中秋的宁静祥和。

接着诗人写到“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两句是写人的精神状态,诗人用“少年气”来形容自己的精神状态,表示自己有豪情壮志;而用“诗豪酒圣”来形容弟弟,表示弟弟也有豪情壮志。最后两句是写自己的感慨,用“桓伊老骥思千里,尚能三弄当清风。”来表达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有远大的抱负,像桓伊那样有才艺,能够有超越世俗的能力。同时用“广文陋儒懒于事,浩歌不眠倚梧桐。”两句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厌倦,喜欢在夜晚倚在梧桐树上,大声歌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是写自己的忧虑,“百忧生火作内热,何时心与此月同。”诗人说自己因为各种忧愁而内心烦乱,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这些忧愁消失,不知道如何才能和这个月亮一样平静。接着用“后生晚出不勉学,从汉至今无扬雄。”两句来表达对后辈的希望,希望他们不要懈怠学习,从汉代到现在都没有出现扬雄这样的人才。

然后诗人写到“天马权奇大宛种,吾家阿熊风骨耸。”两句是自夸,说自己家的儿子如同天马般神奇,风骨出众。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言诗已出灵运前,行身未闻孟轲勇。”诗人说自己已经写出了很多好诗,但是在道德修养方面还比不上孟子。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豁达的乐观态度,“明窗文字不取读,蜘蛛结网尘堆壅。”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的态度。

最后诗人写到“少壮几时夏已秋,待而成人吾木拱。”诗人用“木拱”来比喻自己年老时的体态,表示自己期待能够等到成为老人的时候,身体变得像树木一样挺直。最后两句则是对弟弟的祝福,“怜汝起予秋月篇,我衰安得笔如椽。”诗人表示自己愿意为弟弟解答诗词方面的问题,希望弟弟能够有所成就。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无奈,“但使樽中常有酒,不辞坐上更无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希望能够一直喝到没有酒可喝的地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