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贫家门户来。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政为诗社开。
秋空高明万物静,此时乃见天地性。广文官舍非吏曹,况得数子发嘉兴。
千古风流有诗在,百忧坐忘知酒圣。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夏处深甑。
人生此欢良独难,夜如何其看斗柄。王甥俊气横九州,樽前为予商声讴。
松烟洒落成珠玉,溪藤卷舒烂银钩。北门楼卤地险壮,金堤浊河天上流。
离宫殿阁碍飞鸟,霸业池台连秃鹙。当日西园湛清夜,冠盖追随皆贵游。
使臣词句高突兀,慷慨悲壮如曹刘。我于人闲触事懒,身世江湖一白鸥。
空馀诗酒兴不浅,尚能呻吟卧糟邱。偶然青衫五斗米,夺去黄柑千户侯。
永怀丹枫树微脱,洞庭潇湘晚风休。晴波上下挂明镜,棹歌放船空际浮。
不须乞灵向沈谢,清兴自与耳目谋。江山于人端有助,君不见至今宋玉传悲秋。
和世弼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以诗歌创作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在《和世弼中秋月咏怀》中,黄庭坚通过描绘中秋月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一年中秋最明月,也照贫家门户来:一年的中秋之夜,明亮的月亮高悬天际,它不仅照亮了皎洁的月光,还映照着贫家门前。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自然的美景,还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政为诗社开:清澈的月光正好满足了人们心中的愿望,使得大家相聚在酒宴之中,共同商讨诗词。这两句诗反映了人们在月圆之夜,通过饮酒作诗来抒发情感。
秋空高明万物静,此时乃见天地性:秋夜的宁静与高远,让人得以观察到宇宙的本质。这里的“天地性”可能指的是自然之道或宇宙的法则。
广文官舍非吏曹,况得数子发嘉兴:虽然身处广文官舍(一种古代的学校建筑),但并不感到官员的烦恼。反而因为有几个才子在这里,使得整个环境都焕发了新的活力。
千古风流有诗在,百忧坐忘知酒圣:自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的诗篇,这些诗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诗人通过饮酒来忘却世间的烦恼,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露华侵衣寒耿耿,绝胜永夏处深甑:露水打湿了衣服,带来一丝寒意,但这也比夏天炎热时坐在没有盖子的深锅中更令人舒适。
人生此欢良独难,夜如何其看斗柄:这样的欢乐时光是如此难得,以至于夜晚抬头仰望北斗星,都是一种享受。
王甥俊气横九州,樽前为予商声讴:王甥的才华横溢,如同星辰般耀眼。在这样的场合下,大家一起唱歌、朗诵诗歌,享受着难得的欢聚时光。
松烟洒落成珠玉,溪藤卷舒烂银钩:松木燃烧产生的烟雾像是珍珠和玉石,溪边的藤蔓伸展开来,宛如精美的银钩。
北门楼卤地险壮,金堤浊河天上流:北门楼屹立在危险的地方,但它的存在让整座城市显得更加壮丽;黄河的金堤如同天边的银河,流动不息。
《和世弼中秋月咏怀》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诗意。诗中的“明月”、“清光”、“秋空”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月夜之中。同时,诗中的“酒圣”、“诗社”、“诗在”等词汇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诗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