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之松,有岁寒之质。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
涔露云雨,老大霜雪。匠石辍斤,樵夫叹息。人之同气,去本未远。
宰上之杞,蔽芾成阴。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义松赞
西山之松,有岁寒之质。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
涔露云雨,老大霜雪。匠石辍斤,樵夫叹息。人之同气,去本未远。
宰上之杞,蔽芾成阴。有其干戈日寻,余不知其何心。
【注释】
- 西山:指西岳华山。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县。松:指松树。
- 岁寒之质:指坚韧不拔的品性。岁寒:一年到头都寒冷,比喻环境艰苦。3. 怀其同气:怀念他们(指松和人)。同气:指同类的人。4. 既分矣复合而为一:已经分离了又重新合在一起。5. 涔(cén):水从高处往下流动的样子。6. 云雨:喻指风雨。7. 匠石辍(chuò)斤:古代传说中鲁班的妻子女师教子为木,因木无眼不能视物,故用斧凿为眼。后泛指木工。8. 樵夫:打柴者。
- 去本未远:指离本性还很近。
- 宰上之杞:指西岳华山北侧的一个山名——太室山。11. 蔽芾:形容草木茂盛。
- 干戈:兵器。13. 余: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松柏不屈不挠、顽强生长的咏物诗。
第一联:“西山之松,有岁寒之质。”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苍劲挺拔的松树形象,表现了它的坚贞品质,具有“岁寒三友”中的梅的品质。第二联:“怀其同气耶,既分矣复合而为一。”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松柏的敬佩之情。第三联:“涔露云雨,老大霜雪。”这里诗人把自然景象拟人化了,表现出松柏不畏严寒、不怕风霜的坚强意志。第四联:“匠石辍斤,樵夫叹息。”这里诗人以木工和打柴人的形象比喻松柏的生长过程,表现了它们的生命力顽强。第五联:“人之同气,去本未远。”这里诗人用“人之同气”来比喻人与松柏的相似之处,表现出诗人对人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宰上之杞,蔽芾成阴。”这里诗人以西岳华山北侧太室山的太白树为例,表现出它生长得非常茂盛。整首诗通过对松柏的描绘,赞美了它们的坚韧品质和顽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