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孔方乃不俗,放下利欲是耐闲。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
【注释】不俗:不追求名利。轩:指书斋。颂:赞美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石狮子”的喻意,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句“不爱孔方乃不俗”中的“不爱孔方”,典出《晋书·石崇传》。石崇曾与王恺争豪,用蜡烛作赌具,石崇的烛火灭后,王恺的蜡烛却还长燃,于是王恺嘲笑他“无复有一尊(指蜡烛)”。石崇说:“吾有斗大之光,然足矣。”王恺问:“君何以敌我?”石崇答:“以一当十。”石崇在洛阳时,曾将金谷园凿成水池,引恒水入池,修竹木为林,筑起土山如华岳,种植五色草,并建楼作观阁,又造连床、象牙簟等物,极尽奢华之能事,其家奴多达八九十人;而王恺仅有僮仆数十人。石崇常说:“诸君皆有佳快相兼,吾不如也。”王恺则说:“汝邑中何所有?”石崇回答说:“惟好书耳!”后来王恺因石崇不慕虚名而惭愧不已。石崇死后,有人把王恺的骏马拉到石崇的墓前,石崇的墓上长出青松数颗,而王恺的马却死去了。
第二句“放下利欲是耐闲”,意思是要人们不要追逐名利,才能活得悠闲。这两句诗是全篇的主旨,也是作者写诗的中心思想。第三句“棒打石狮子,论实不论虚”,则是对前面两句诗的具体解释。石狮本为石雕艺术品,但诗人却用“棒打”这样的行为来形容它,显然是在讥笑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因为石狮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却是虚无缥缈的。所以这里的“棒打石狮子”并非真的去打石狮,而是比喻那些追名逐利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石狮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超脱俗世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