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考生默写的解题技巧是:先审题,如“理解型”默写,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如本题中要求默写全诗,默写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双松堂”“文殊堂”“鸣琴”“寂莫人”“安禅”等词语;再默写全文,要注意字与词的组合关系;最后检查所写句子是否满足所给句子的特点、语意以及字数要求。本题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答案】
①文殊堂下松:文殊是佛教菩萨的名字。指文殊院。②鸣琴:弹琴。③寂莫人:静默的人。④安禅:安心修道。
译文:
在文殊院的松树下,我整天像弹琴一样地弹着琴。
我登上了双松堂,时时漫步在那两株松树的浓阴之中。
那寂静无声的人正安心地打坐修道,这修道的法门古已有之,不分古今。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全州双松堂”为中心,通过对“双松”和“文殊”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对禅宗思想的认识和追求。首联写文殊院之松,颔联写登堂所见,颈联写堂内之人,尾联点出主题。此诗通过具体描绘双松的形象特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表达了对佛家思想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