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闲行步夕阳,归来松径已昏黄。
隔林风度钟声细,认得庵中炷夜香。
注释:在黄昏时分悠闲地散步,踏着夕阳的余晖。回来时松树林中的小路已经昏暗黄了。隔着树林听那飘来的钟声声音很轻、细细的。我认出是庵堂里的香烟缭绕上升。
赏析:这是一首写僧寺生活的小诗,描写了一个闲散的僧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在林间小道上散步的情景。
首句“向晚闲行步夕阳”,写的是日暮之时,一个闲散的僧人漫步于夕阳之下的场景。“向晚”二字点出了时间,“闲行”则表达了这位僧人的心情。他并不是在赶路,而是在欣赏沿途的风景。“步”字则描绘出了这位僧人悠闲自在的行走姿态。
第二句“归来松径已昏黄”,写的是这位僧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后,回到了寺庙之中。这里的“松径”指的是寺庙周围的小道,而“黄昏”则是指太阳落山的时间。这句诗描绘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整个寺庙都被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给人一种深深的安宁感。
第三句“隔林风度钟声细”,则是诗人从寺庙中走出,来到了树林之外。这里,“隔林”一词描绘出了诗人与寺庙之间的距离。而“风度”则是形容风的声音细微而悠长。这句诗通过描绘出树林中的风声,以及远处传来的寺庙中的钟声,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画面。
末句“认得庵中炷夜香”,则是诗人在树林中行走时,听到了寺庙中燃起的香烟。这里的“认得”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场景的熟悉和亲近。而“庵中炷夜香”则描绘出了夜晚的庙宇中,僧侣们正在进行的宗教活动。这句诗通过描绘出这种场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