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常苦饥,悲鸣垂其翼。
朔漠晓霜寒,江湖晚烟幂。
乾坤一网罟,高飞亦何益。
日暮无与群,惊风暗沙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哀鸟》,下面是对每句诗的解析:

  1. 哀鸿 - 哀鸣的鸿雁,常用来比喻流离失所之人。
  2. 常苦饥 - 经常挨饿,饥饿是造成苦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悲鸣垂其翼 - 在悲哀中发出哀鸣,垂下翅膀象征着无力抗争和无助。
  4. 朔漠晓霜寒 - 在北方寒冷的沙漠地带,清晨的霜降增添了几分凄凉和艰辛。
  5. 江湖晚烟幂 - 在江湖之间,傍晚时分烟雾弥漫的景象。
  6. 乾坤一网罟 - 天地间像一张大网一样,充满了束缚和限制。
  7. 高飞亦何益 - 即使能高飞也难以摆脱困境,无益于解决根本问题。
  8. 日暮无与群 - 到了日暮时刻没有人可以依靠。
  9. 惊风暗沙碛 - 被惊扰的风在暗沙上吹起沙砾,形象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

译文:

哀鸣的鸿雁常常因饥饿而痛苦不堪,在悲鸣中垂下了它们无力的翅膀。在北国辽阔的沙漠之中,当清晨的霜冻降临时,更加衬托出荒凉与艰苦。河流和湖泊在黄昏时分都被雾气所笼罩,显得朦胧不清。在这广阔无垠的空间内,仿佛一张巨大的网将一切困住,无论怎样飞翔都无济于事。当夕阳西下,连一个可以依赖的人或事物都没有。在风声惊骇之时,沙砾在暗沙之上飞扬,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鸿雁自比,反映了诗人身处乱世,四处流浪的孤独和无助。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批判。诗中的“哀鸿”不仅是鸿雁的哀鸣,更象征了那些处于社会底层、遭受苦难的人们的声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示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感情和独到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