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扉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
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
要令廋语题齑臼,莫把元文覆酱瓿。
袖手傍观君勿怪,个中曾是老於菟。

【注释】

庚午:年号,即公元1070年左右。棘闱:古时指科举考试的考场,这里指进士试考场。万袍趋:众多士子云集考场。邹鲁:指邹国(古国名)和鲁国(周代诸侯国名)。都:聚集。三献:指三次向皇帝呈献贡品。怀楚璞:指呈献玉璞等贡品。齐竽:指吹奏乐器齐竽。廋语:隐晦的言辞。齑臼:捣碎食物用的石臼。元文:指《周易》。覆酱瓿:比喻文章浅薄如酱瓿一般。老於菟:《诗经·小雅·斯干》中“于菟”是野草名,此处指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诗题中的“棘闱”,指的是科举考场,诗人在考场上看到了一幅幅趋赴应试的士子,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棘扉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棘闱,是指科举考场,这里指的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棘扉晓辟”,形容考场大门开启的景象,“万袍趋”指的是众多士子云集考场。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叹之情。邹鲁,指邹国和鲁国,这两个国家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是士人汇聚之地。这里的“虽微”,表达了诗人对邹、鲁两个国家的轻视,同时也暗示了士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渴望。

“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三献,指的是三次向皇帝呈献贡品。这里所说的“楚璞”,指的是呈献玉璞等贡品。诗人在这里用“怀楚璞”来象征士人们怀着对功名的渴望,而“滥吹何事试齐竽”则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却试图通过吹奏齐竽来骗取功名的人。这里的“滥吹”,指的是不务正业,只追求表面的功名;“何事”则表示对此行为的质疑和不满。

“要令廋语题齑臼,莫把元文覆酱瓿。”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想要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就应该用隐晦的言辞答题,而不是像那些浅尝辄止的人一样,将文章写得像酱缸一样浅显。这里的“婓语”,指的是隐晦的言辞;“元文”,指的是文章本身;“覆酱瓿”,则是比喻文章浅薄如酱缸一般。这里的“莫把元文覆酱瓿”,则是告诫考生们不要像那些浅尝辄止的人一样,将自己的文章写得如同酱缸一般浅薄。

“袖手傍观君勿怪,个中曾是老於菟。”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这里袖手旁观,并不觉得奇怪。因为我自己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境。这里的“老於菟”,指的是隐士。诗人以自己曾经的经历来告诉考生们,不要过于羡慕那些已经取得功名的人,也不要被表面的虚荣所迷惑。而是要脚踏实地,勤勉学习,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功的果实。

整首诗通过对考场上的士子们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真正学问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那些表面功夫、华而不实的行为的不屑一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