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将云阵锁山门。
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
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
来朝山水终弥泛,策杖相随讨涧源。
【注释】
灵隐寺在杭州,为吴越国王钱俶建。唐时名永福寺、永安寺、龙井寺等。宋改名灵隐,改今名。
山老:指灵隐寺的僧人。
二诗翁:指作者和两位朋友。
“故将云阵锁山门”句,用《易·系辞》中“天雨虽密,民不疾疫”的意思。意思是说,虽然天降大雨,但不会使山中之民致病。
“雷送春声落后村”句,用《庄子》中“雷鼓大震,则百草皆甲坼而飞,鸟兽骇而振,鱼鳖入海冲波摇”,以及《礼记》中“雷出地奋而发声”的意思。意思是说,雷声在后,春天的声音先到,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
“今夜青林妨月上”句,用《晋书·顾恺之传》中“恺之尝以蜡自守”,《晋书·张协传》中“月夜无火,因画‘寒林’之图”的意思。意思是说,今晚月色皎洁,但山林被雾气笼罩着,不能见其明丽。
“来朝山水终弥泛”句,用《楚辞·渔父》中“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的意思。意思是说,明天早晨去游山玩水,江水会变得更加宽阔。
“策杖相随讨涧源”句,用《世说新语·任诞》中郭璞游山时“岩谷多异竹,遂共坐而弹之,作此曲”。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淳熙八年(1181)夏初。当时诗人在浙江任职,他的朋友沈约、赵令穰、孙必振三人都在此地。这首诗即是写在灵隐寺与友人相会的情景。
前四句写景。首句“山老”二字,点明题旨。次句“未容山客去”,承上启下,写出了山中景色之美,使读者如临其境。第三句“故将云阵锁山门”,既点出了山中的云雾,又写出了山门的幽深,令人神往。第四句“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写出了山中景色之美。最后两句“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写出了自己和朋友相聚的喜悦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