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何所有,满砌植琳琅。
瘦影碎秋月,健梢横晓霜。
且从喧鸟雀,终待集鸾凰。
吟绕都忘却,谁知此兴长。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生涯何所有”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意义的思考,暗示着生活中的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都不是终极追求。
- “满砌植琳琅” - “琳琅”通常指美玉,这里形容竹子覆盖了整个台阶。这反映了竹子的高雅与坚韧,也体现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 “瘦影碎秋月,健梢横晓霜” - 描绘了竹子在秋季的景象:瘦长的竹影投射在秋夜中(“碎秋月”),而竹干上露水凝结成霜(“健梢横晓霜”)。这两句诗展现了竹子的形态美和季节特征。
- “且从喧鸟雀,终待集鸾凰” - 描述了竹林中的生态画面:鸟儿们在竹林里喧闹地飞翔,等待聚集成群;而凤凰则最终会飞临此地,成为焦点。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竹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 “吟绕都忘却,谁知此兴长” -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和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即使吟咏诗歌也会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忘却其他一切。这种与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是这首诗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译文:
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拥有,
只是满砌都是美丽的竹子。
竹影消瘦映衬在秋夜中,
坚韧的竿干顶着初升的霜花。
它陪伴着喧闹的鸟儿雀儿,
终究等待着高贵的凤凰来到。
我吟咏诗歌时仿佛忘记了一切,
谁知道这心情是多么的长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竹子以其清雅、坚韧和高洁的品质,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和审美追求的象征。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美丽和坚韧,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动态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竹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