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朱轮贵,俄惊丹旐新。
凤毛看二子,鹤发慰偏亲。
甲第归无日,名园迹已陈。
风流山下路,楚挽倍伤神。
方美朱轮贵,俄惊丹旐新。
凤毛看二子,鹤发慰偏亲。
甲第归无日,名园迹已陈。
风流山下路,楚挽倍伤神。
译文:
高贵的官位令人羡慕,却忽然听闻您离世的消息。
看着您两个杰出的儿子,我深感欣慰;白发人送黑发人,倍感悲痛。
您离开的那一天,豪华的宅院也显得凄凉,曾经的花园如今荒废。
在山间小路上,我为您送行,心情无比悲痛。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为纪念一位名为韩知府的人物而写的两首挽诗。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韩知府逝世的深切哀思以及对他一生的怀念。
首句“方美朱轮贵,俄惊丹旐新”描绘了韩知府生前的辉煌与突然离去的遗憾。"朱轮"象征着尊贵,"丹旐"则是指黑色的丧车,"新"字则强调了其突然性。这一句既表现了韩知府生前的地位,也暗示了他的突然离世。
次句“凤毛看二子,鹤发慰偏亲”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韩知府子女的关心与期望。"凤毛"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鹤发"则形容老人,这里暗含着对韩知府子女的期望和祝愿。同时,"偏亲"可能指的是韩知府家中较为年长的亲人或特别亲近的人,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部分人的关心和慰藉。
第三、四句“甲第归无日,名园迹已陈”反映了韩知府离开后的空虚与寂寥。"甲第"指的是豪宅,"归无日"意味着这些豪宅已经没有了主人,反映出韩知府的离世给家族带来的巨大变化。"名园迹已陈"则形象地描绘出曾经繁华的家园如今变得荒凉,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韩知府离去后生活状态的感受。
最后两句“风流山下路,楚挽倍伤神”则将视线引向了韩知府生前常走的山路,并表达了作者因韩知府去世而感到的悲伤。“风流”一词通常用来描述文雅、有才情的人,这里可能指韩知府本人。“楚挽倍伤神”中的“楚”字可能是对“楚辞”的一种借用,表示悲伤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韩知府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去世的悲痛。
虞俦(生卒年不详),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等职。他的《尊白堂集》收录了大量诗文作品。此诗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韩知府离世的哀悼和对其一生功绩的缅怀,是虞俦文学作品中的一部分。
虞俦的诗歌风格注重情感表达,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内涵。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在于其语言的精炼,还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人物命运的同情。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虞俦的文学成就及其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