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罢郡游何山
寻山多胜概,辍棹偶留连。
南浦浑无绪,东风忽放颠。
蹊成桃李退,人去蝶蜂喧。
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
注释:
- 罢郡游何山:在罢官后游览何山。
- 寻山多胜概:寻找山中有许多美景和特色。
- 辍棹偶留连:停下船桨随意停留。
- 南浦浑无绪:南边的小河旁没有任何思绪。
- 东风忽放颠:忽然间东风吹得猛烈。
- 蹊成桃李退:小路变成了桃花李花的景色,它们逐渐凋谢后退去。
- 人去蝶蜂喧:人们离开了,蝴蝶和蜜蜂也喧闹起来。
- 气味馀禅榻:留下的气息像是禅意的余韵。
- 煎茶竹里烟:煮茶时竹里的烟雾缭绕。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游历何山时的所见所感的诗。全诗通过描绘何山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寻山多胜概”点明了诗人在游览何山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和特色。这里的“胜概”指的是美好的景观或意义,表明诗人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
第二句“辍棹偶留连”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游览中的自由自在和随意停留的情景。这一句中的“辍棹”意味着停下船桨,与上一句形成了时间上的呼应,表现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轻松愉悦。
第三句“南浦浑无绪”则转入了景物描写。诗人向南边的小河望去,但那里并没有引发任何思绪,可能是因为周围的景色太过美丽,让诗人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过去。这里的“无绪”可以理解为没有烦恼或者心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接着第四句“东风忽放颠”突然转换了场景,提到了东风的猛烈吹拂。这里的“颠”可能是指混乱、无序的意思,暗示着东风的力量让人感觉有些不适或者难以适应。
然后是第五句“蹊成桃李退”,描述了由于春风吹拂,小路两旁的桃树和李树逐渐凋谢,景象变得荒凉。这里的“退”可以理解为退却、消失,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第六句“人去蝶蜂喧”则是对人声喧闹的描述。这里可能是说随着游客的离开,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热闹,有蝴蝶和蜜蜂在飞舞,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最后两句“气味馀禅榻,煎茶竹里烟”以禅意结尾,表达了诗人在这片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满足。这里的“禅榻”指的是禅床(僧人打坐用的矮床),暗示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而“煎茶竹里烟”则描绘了煮茶时竹叶散发出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何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变化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