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平生不踏空,谁教仰面看飞鸿。
娱亲正要同莱子,烂醉何曾过阿戎。
已分折腰营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妻孥不用闲惆怅,得失从来塞上翁。
虞俦的《除日失步诗以自解》,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作。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双脚平生不踏空,谁教仰面看飞鸿。”:
- “双脚”比喻人的双脚,“平生”表示一生,整句话表达了作者一生脚踏实地,没有虚度光阴。
- “不踏空”强调了脚踏实地的重要性,而“仰面看飞鸿”则是形容人生要像大雁一样高瞻远瞩。
- “娱亲正要同莱子,烂醉何曾过阿戎。”:
- “娱亲”表示孝顺父母,“莱子”是古代传说中的隐者,常用来指代清贫的生活状态。
- “阿戎”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这里可能是在说与家人共度时光,而不是沉溺于酒色之中。
- “已分折腰营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 “折腰”意味着屈身或者妥协,“营五斗”指的是谋取小官或小利。
- “三公”是古代高级官职的总称,这里表达的是即使能够获得一些小利益,也不应该放弃原则和尊严。
- “妻孥不用闲惆怅,得失从来塞上翁。”: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有家庭琐事,也不必过分担忧。
- “塞上翁”可能是指生活在边塞的老人,这里的“得失”指的是生活中的得与失。
- “已分折腰营五斗,恐因折臂作三公。”:
- “已分”表示已经决定或者明白,“折腰”意味着屈服或者妥协。
- “营五斗”指的是谋求小利,“作三公”则是指成为高位重职的官员。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和地位的看法,即不应该为了短暂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原则。
- “妻孥不用间惆怅,得失从来塞上翁。”:
- “间惆怅”可能是指内心的忧愁或不安,“不用间惆怅”表明不需要为这些小事烦恼。
- “塞上翁”可能是指生活在边塞的老人,这里的“得失”指的是生活中的得与失。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不因小事而影响对大事的判断。
- 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重视内在修养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虞俦的《除日失步诗以自解》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提醒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的喧嚣所迷惑。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那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