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误喜缀朝班,犹自尘劳债未还。
晓漏惊催门外鹄,春蚕空想管中斑。
群公神遇无全目,老我旁观只汗颜。
安得仙人修月斧,与君携手到中间。

【注释】

丁未:农历日期,指七月。礼部贡院监门次张伯子判院韵兼简正甫判院三诗:在礼部贡院的监门值班时,偶与同僚张伯子(字仲谋)和正甫(字叔文)相遇,三人一起赋诗。金门误喜缀朝班,犹自尘劳债未还:金门,古代称科举考试中第的人为“金门弟子”,这里借指科举及第。误喜,即高兴得过头了。缀朝班,参加朝会,即科举考试中榜后,进入朝廷做官。犹自,仍然、依然。尘劳,尘世的烦恼;尘心。债,负担。

晓漏惊催门外鹄,春蚕空想管中斑:晓漏,指报时用的滴漏,因水滴落下发出的声音像敲鼓击石,故称“晓漏”。惊催,催促、催赶。门外鹄,比喻进士及第者。春蚕,喻指辛勤读书者。管中斑,喻指读书人的功名。

群公神遇无全目,老我旁观只汗颜:群公,泛指众大臣。神遇,形容君臣关系密切,如神灵相通。无全目,没有一双完全看得见的眼睛。老我,自己年事已高。

安得仙人修月斧,与君携手到中间:修月斧,传说能雕刻明月的宝剑,比喻能斩断一切障碍的事物。安得,怎么得到、如何能够。修月斧,是说有一把能够斩断一切的利剑。君,指张伯子或正甫。中间,指仕途上顺利通达的地方,也指两人的交往之中。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礼部贡院监门值班时偶与同僚张伯子、正甫相遇,三人一起赋诗的作品。此诗以咏志抒怀为主,抒发了自己对仕进之途、名利之境的感慨。

首联:“金门误喜缀朝班,犹自尘劳债未还。”诗人在礼部贡院的监门值班时,偶与同僚张伯子(字仲谋)和正甫(字叔文)相遇,三人一起赋诗。金门,古代称科举考试中第的人为“金门弟子”,这里借指科举及第。误喜,即高兴得过头了。缀朝班,参加朝会,即科举考试中榜后,进入朝廷做官。犹自,仍然、依然。尘劳,尘世的烦恼;尘心。

第二联:“晓漏惊催门外鹄,春蚕空想管中斑。”晓漏,指报时用的滴漏,因水滴落下发出的声音像敲鼓击石,故称“晓漏”。惊催,催促、催赶。门外鹄,比喻进士及第者。春蚕,喻指辛勤读书者。管中斑,喻指读书人的功名。

第三联:“群公神遇无全目,老我旁观只汗颜。”群公,泛指众大臣。神遇,形容君臣关系密切,如神灵相通。无全目,没有一双完全看得见的眼睛。老我,自己年事已高。

第四联:“安得仙人修月斧,与君携手到中间。”修月斧,传说能雕刻明月的宝剑,比喻能斩断一切障碍的事物。安得,怎么得到、如何能够。修月斧,是说有一把能够斩断一切的利剑。君,指张伯子或正甫。中间,指仕途上顺利通达的地方,也指两人的交往之中。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