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堆案汗如洗,雁鹜满庭声甚喧。
纵有可人来眼底,了无佳思到吟边。
翠眉对我何曾展,白眼逢渠不受怜。
上策从来三十六,就中除有一归田。
政在簿书丛中王簿示二诗推案漫述数语
文书堆案汗如洗,雁鹜满庭声甚喧。
纵有可人来眼底,了无佳思到吟边。
翠眉对我何曾展,白眼逢渠不受怜。
上策从来三十六,就中除有一归田。
诗句释义
- 文书堆案汗如洗:描述了一个场景,大量的文件堆积如山,让人感到汗水如雨而下。
- 雁鹜满庭声甚喧:形容庭院里到处都是大雁和鸭子的声音,非常吵闹。
- 纵有可人来眼底:尽管有人来访,但他们的目光并不能落在诗人的作品上。
- 了无佳思到吟边:诗人并没有从这些事务中找到任何好的思绪或灵感。
- 翠眉对我何曾展:翠眉(即眉毛)对诗人来说是未曾展开的,意味着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或理解。
- 白眼逢渠不受怜:对于那些看不起他的人,诗人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不予以同情。
- 上策从来三十六: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策略,但诗人认为只有一种策略值得采用。
- 就中除有一归田:在这众多策略之中,唯一值得效仿的是退休回乡。
译文
文书堆积如山,汗水湿透了衣服。庭院里,雁鸭叫声此起彼伏,非常喧闹。虽然有客人来访,但他们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诗人的作品上。诗人心中并无好的思绪或灵感,无法从日常事务中获得满足。他的翠色眉毛从未真正舒展过,面对那些轻视他的人,他也从不给予同情。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策略,但诗人认为只有一种策略值得采用。在这些众多的策略中,唯一值得效仿的便是选择退休回到乡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文人困境,面对繁重的政务和外界的压力,诗人感到疲惫和无力。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如“文书堆案”“雁鹜满庭”,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然而,尽管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却未能获得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可。这种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觉被诗人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出来,使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辛酸。
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持。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寻找属于自己的出路。这种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诗人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不畏艰难,不惧挫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