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
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
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
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送朱宰》,全诗如下:
畴昔鸣琴子贱堂,至今弦诵尚悠扬。
农桑乐岁千家足,桃李春风几度芳。
疾恶政缘同伯厚,爱民何止一桐乡。
乌台此去真朝夕,剑履还须去尚方。
注释:
- 畴昔鸣琴子贱堂:昔日子贱在堂上弹奏琴声,其音乐之美让人陶醉。
- 至今弦诵尚悠扬:至今弦歌之声仍然悠扬传唱。
- 农桑乐岁千家足:农田和家庭都充满了欢乐和满足感。
- 桃李春风几度芳:桃花和李花每年春天都绽放得如此美丽。
- 疾恶政缘同伯厚:痛恨邪恶的政令,与伯厚有同样的感受。
- 爱民何止一桐乡:对人民的爱护,不仅仅局限于桐乡这个地方。
- 乌台此去真朝夕:从乌台出发,真是一天一夜的事情。
- 剑履还须去尚方:剑履(象征官位)还需要归还到皇宫(指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述朱宰离开时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他的祝福和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朱宰的才华和贡献,也表达了作者对他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期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朱宰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