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应待散花天,无复称觞寿母前。
从隔蓬壶三万里,尚期华表一千年。
弟兄黄发三人在,故旧青云众目怜。
自愧阿奴真碌碌,不妨鉴井又蹁跹。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维摩应待散花天,无复称觞寿母前。
  • 维摩诘(Vimalakirti)是古代印度的一位高僧,以智慧和辩才著称。这句诗意味着在冬至这个重要的时刻,诗人想到了维摩诘的故事,表示自己无法用言辞来庆祝或表达对母亲的敬意。
  1. 从隔蓬壶三万里,尚期华表一千年。
  • 蓬壶(Penghu)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比喻为远离尘世的仙境。诗人通过“三万里”表达了与母亲相隔甚远的距离感,而“一千年”则表达了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过去与母亲的团聚。
  1. 弟兄黄发三人在,故旧青云众目怜。
  • “弟兄黄发三人在”指的是作者的兄弟都到了可以享受人生黄金时期(黄发即指老年)的年龄。“故旧青云众目怜”则是指过去与他们有深厚交情的人,现在都在高位上受人瞩目。这里的“青云”常用来形容地位显赫、备受瞩目的人。
  1. 自愧阿奴真碌碌,不妨鉴井又蹁跹。
  • “阿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班超,他曾被派往西域工作,历经艰难后回到汉朝。诗人自嘲地说自己像阿奴一样平凡且默默无闻,但同时也不以为意,因为自己的才华可以通过学习得到发挥。“鉴井”可能是指一种镜子,用来照见自己,这里比喻自我反省和审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庄重气氛和家庭亲情的温馨,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波动。首句直接点出了诗人无法表达对母亲敬爱的心情;第二句则表达了与远方母亲的距离感和对时间的渴望,希望时光能倒流;第三句描绘了家族中长者的美好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家族中的友情;末句则通过班超的例子,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认可和对未来的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冬至和家国情怀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