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行春簇使旌,黄童白叟递逢迎。
劝耕试向何山麓,竞渡还倾极乐城。
画舫骁腾喧鼓吹,红妆凝伫傍轩楹。
山公归路人争看,已有丰年笑语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能力。
(2)
“小队行春簇使旌,黄童白叟递逢迎”:春天的阳光下,小队伍行进在春天里像旗帜一样的小路上,黄童和老翁互相欢迎着。“簇使旌”“黄童”、“白叟”是关键。“簇使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黄童”指童子,“白叟”指老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踏青赏景时的喜悦心情。
(3)
“劝耕试向何山麓,竞渡还倾极乐城”:在山脚下试耕劝农,把酒祭神,欢声笑语充满了江面。这里运用了典故,极乐城中的竞渡是南朝梁武帝为祈求天下太平而设。“何山麓”点出地点。“竞渡”点明活动内容。“倾”字写出了诗人欢快的心情。“极乐城”是典故,极乐城是南朝梁武帝所立,以祈求天下太平。诗人在此举行赛舟活动,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
“画舫骁腾喧鼓吹,红妆凝伫傍轩楹”:画舫上鼓手们奋力挥桨,船儿在水面上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船上的歌舞女人们凝神注视着岸边。“骁腾”是骏马奔腾的样子,用来形容船儿划过水面时的雄姿;“喧鼓吹”指击鼓吹号,用来形容船儿行驶时的情景。“红妆”指的是歌舞女人们的妆容,也即她们的服饰颜色;“凝伫”则表现出她们凝望的姿态。“轩楹”是船楼。
(5)
“山公归路人争看,已有丰年笑语声”:山上的公侯都纷纷回到城里来观看,大家都在谈论着今年的丰收。“山公”是指晋王恺,晋朝的权贵。“归路”指回家的路上。“丰年”指丰收之年。“笑语声”表现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答案】
示例一:
小队行春簇使旌,黄童白叟递逢迎。
劝耕试向何山麓,竞渡还倾极乐城。
画舫骁腾喧鼓吹,红妆凝伫傍轩楹。
山公归路人争看,已有丰年笑语声。
赏析:此诗写春游胜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
小队行春簇使旌,黄童白叟递逢迎。
劝耕试向何山麓,竞渡还倾极乐城。
画舫骁腾喧鼓吹,红妆凝伫傍轩楹。
山公归路人争看,已有丰年笑语声。
赏析:此诗描写了一幅热闹非凡的赛舟图,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