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领归来得泮宫,一时衮衮任诸公。
市朝竞逐利名走,草木谁为臭味同。
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
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
诗句如下:
簿领归来得泮宫,
一时衮衮任诸公。
市朝竞逐利名走,
草木谁为臭味同。
霅水不妨披宿雾,
蓬山正要挹清风。
尘埃不得从君后,
岂但他时愧两翁。
注释与赏析:
- “簿领归来得泮宫”:
- “簿领”指的是官员的职务,而“泮宫”则是指古代学宫中泮池,象征着学问和荣誉。诗人通过“得泮宫”三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从官场回归,重归学术或政治生活的状态。
- “一时衮衮任诸公”:
- “衮衮”形容人多且忙碌,此处用以描绘官场的繁忙和活跃。“任诸公”则表明诗人在官场中担任要职,与众人共事。
- “市朝竞逐利名走”:
- “市朝”指的是城市和朝廷,象征权力中心。“竞逐利名走”则表达了在权力中心的人们为了利益和名声而忙碌奔波的状态。
- “草木谁为臭味同”:
- 这里用比喻的方式指出,在名利场中,人们往往追求相似的利益,失去了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霅水不妨披宿雾,蓬山正要挹清风”:
- “霅水”可能是指某处的河流或湖泊,而“披宿雾”意味着在困难或未知的环境中也能前行。“蓬山”则是一种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居所或者精神的家园。“挹清风”则是吸取自然的美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纯洁。
- “尘埃不得从君后,岂但他时愧两翁”:
- “尘埃”在这里指的是世俗的功名利禄,而“不得从君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诱惑的拒绝,强调个人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岂但”表示不仅仅是,“他时”指未来,诗人以此提醒自己,不应仅仅满足于现状,而应追求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