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挟策上金銮,三拜郎官鬓未斑。
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丝阴里陶潜乐,花锦香中潘岳闲。
逝者不堪人事异,洪崖亭下水潺潺。

诗句解读与翻译:

1. 少年挟策上金銮,三拜郎官鬓未斑。

  • 注释:年轻人手持文卷前往朝廷,经过三次拜见后成为官员,尽管已到中年,却仍然保持着青壮年时期的面貌。
  • 译文:“我”年轻时带着文才去金銮殿应试,历经三次拜官后,尽管到了中年,头发依旧黑亮,面庞尚未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2. 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

  • 注释:我不去寻觅志同道合的好友,因为他们可能身处高空之上;而我只愿意投身于山林之中,安享晚年。
  • 译文:我不追求与那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交往,因为他们可能生活在高处,难以接近;而我宁愿选择退隐于山林之中,度过我的余生。

3. 柳丝阴里陶潜乐,花锦香中潘岳闲。

  • 注释:在柳树成荫的宁静之地,我感受到了陶渊明的悠闲乐趣;在繁花似锦的环境中,我也找到了像潘岳那样的自在。
  • 译文:在柳树环绕的幽静之地,我体会到了陶渊明的闲适和快乐;在鲜花盛开的环境里,我也找到了像潘岳那样悠然自得的生活。

4. 逝者不堪人事异,洪崖亭下水潺潺。

  • 注释:逝去的生命无法忍受世事的变迁,洪崖亭下的小溪潺潺流淌,诉说着不变的自然规律。
  • 译文:逝去的生命无法忍受世事的变迁,洪崖亭下的溪水静静地流淌,仿佛在诉说着不变的自然规律。

赏析:

《挽霞溪高县丞二首》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之一。这组诗通过描绘作者年轻时的仕途经历和老年后的归隐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态度和追求。其中,“不说知音在霄汉,但知投老向云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独享清福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自我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体而言,这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