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温玉立绿阴中,不犯芳菲逐万红。
折尽长淮多暇日,簪联四座足春风。
应如庆历梅花瑞,况有昌黎属句工。
问得君王乞身去,移根栽傍曲栏东。

芍药:

芍药,又名牡丹,是一种名贵的花卉,因其色彩艳丽、花形优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描绘了芍药在绿树掩映中盛开的景象,以及它带给人们的喜悦和欣赏之情。

译文:

温润如玉的芍药在绿荫中矗立,不与其它花朵争艳,独自绽放美丽。它折尽长淮的闲暇时光,簪联四座,足风骚韵。它应如庆历梅花瑞,况有昌黎属句工。问得君王乞身去,移根栽傍曲栏东。

注释:

  1. 芍药:名贵的花卉,以其色泽艳丽、花形优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2. 温温玉立绿阴中:比喻芍药如同温润如玉的君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高贵典雅。
  3. 不犯芳菲逐万红:意指芍药不与众多鲜艳的花朵争艳斗丽,而是独自绽放其美丽。
  4. 折尽长淮多暇日:暗示了芍药盛开的时间之长,足以让人忘却烦恼,享受其中的乐趣。
  5. 簪联四座足风骚韵:形容芍药之美足以让四座的人们为之倾倒,陶醉其中。
  6. 应如庆历梅花瑞:暗指诗人对芍药的喜爱之情,就如同庆历年间人们对梅花的赞美一样深沉而真挚。
  7. 况有昌黎属句工:昌黎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能够巧妙地运用文字来形容芍药之美。
  8. 问得君王乞身去:意味着诗人希望君主能够放下权势,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
  9. 移根栽傍曲栏东:形容芍药被移植后,依旧保持着原有的美丽,并被安置在曲栏东侧,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芍药的美丽和独特魅力。首先,诗人通过对芍药生长环境的描绘,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宁静优雅的氛围;其次,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芍药人格化,赋予了它独特的情感和个性;再次,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和诗句,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富有韵味;最后,诗人以“问得君王乞身去”结尾,表达了对君主的期望和祝愿,使整首诗更具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