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
心摇陇云下,身寄楚江头。
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
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渝南寒食
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
心摇陇云下,身寄楚江头。
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
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
注释
- 渝南:指重庆南部。渝,古代对长江上游一带的称呼。
- 寒食:清明节前的一天,通常用来纪念逝去的亲人,也用于祭祀先祖或扫墓。
- 客情:指游子在外的孤独感。
- 陇云:指的是甘肃陇山之云,这里用作比喻漂泊不定的旅人心情。
- 楚江头:楚国的江边,这里泛指南方的水乡。
- 落絮:飘落的柳絮,象征春天即将结束。
- 飞花:凋谢的花瓣,也是春天将逝的象征。
- 东风:春风,此处可能隐喻温暖的情感或者希望的气息。
- 扁舟:小船,常用来形容在水上漂浮的感觉。
译文
我独自在异乡过寒食节,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谁能与我相伴呢?
我的心随着陇上的云雾飘扬,我的身体仿佛寄托在南方的水乡之上。
看到纷纷落下的柳絮,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看到一片片飘落的花瓣,我不禁感到深深的哀愁。
春风似乎也对我充满思念之情,整天我都坐在小船上,无法自拔。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王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身处异地的孤独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内心的孤寂和外部环境的变迁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歌情感丰富而又含蓄。
“异地逢寒食”开头就点明了作者身处他乡,寒食节作为缅怀逝者的节日,增添了一丝哀愁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客情谁与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感,没有朋友陪伴,只有自己一人面对这凄凉的场景。
“心摇陇云下”形象地描述了自己漂泊无定的心境。而“身寄楚江头”,则更具体地描绘了自己如同被遗弃在江南水乡的船一样,无法找到归属感。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绪强度。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内心感受。如“落絮丝丝恨”中的落絮象征着春天即将结束,而“飞花片片愁”中的飞花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时光的流逝。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最后一句“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春风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的哀愁,给予了慰藉。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表达个人感情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