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解纽去通泉,十幅风帆下碧川。
宝剑诗成光射斗,扶摇路稳翼垂天。
湖山桂老乘秋兴,越水梅开近日边。
丹扆须贤方侧席,会听鸣履上星躔。
【注释】
夫君:对妻子的尊称。解官:辞官。通泉:地名,在今河南禹县。十幅风帆:形容船帆很大。碧川:指黄河。宝剑诗成光射斗:指黄德亨作诗有才华,文采照人。《汉书·扬雄传》:“(扬雄)少时好学,不为章句,家贫,庸作以自给。”颜师古注:“庸者,庸也,谓庸力以供衣食。”《文选》五臣注:“庸,劳也,以劳力为生。”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二首》:“宝剑双鲤鱼,词成七宝床”。光射斗:用“斗”比喻天空。扶摇路稳翼垂天:意谓黄德亨像神鸟一样飞得高而稳定。扶摇直上九万里,后用以比喻仕途得意升迁迅速。唐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唐王勃《滕王阁序》:“星陈于天之南,列宿于地之下。”唐杜甫《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桂老:指秋天的景色,这里泛指秋景。越水梅开近日边: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句。唐杜牧《过韶州见双白芙蓉》:“经时不开花,花落犹堪摘。”“近日”指最近。丹扆:天子座位前画着的屏风,古代皇帝坐朝时面向屏风。侧席:即置侧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对曰:‘君谓许季,不腆敝赋,以犒从者;臣亦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四引唐张说《朝堂听朝议》:“朕侧席思贤。”唐韩愈《答陈商书》:“会当乘轩冕,岂复念簪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首相见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友人黄德亨的一首告别之作。李白写此诗时,正被排挤出长安,他希望黄德亨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并表示愿意为他效力。全诗四联,第一、二联写送别之情,三、四联写自己的处境和志向,最后两联表达自己愿效命于知己之心。
首联:“夫君解纽去通泉,十幅风帆下碧川。”
意思是说:“我的丈夫解下了系船索,离开通泉,十幅风帆在广阔的黄河面上行驶。”这里的“解纽”指解职,“通泉”指洛阳,因为洛阳在古代称为“通衢”,也就是四通八达的地方。“下碧川”则是指船儿驶入宽阔的河面,碧波荡漾。
颔联:“宝剑诗成光射斗,扶摇路稳翼垂天。”
意思是说:“我的剑已经磨快了,我作的诗也有了光芒,就像北斗星那样耀眼。我乘风破浪,一路向前,如神鸟般高飞。”这里的“宝剑诗成”是指黄德亨的诗歌已经写好,“光射斗”比喻诗作的才华横溢,“扶摇路稳”则是比喻黄德亨前程似锦。
颈联:“湖山桂老乘秋兴,越水梅开近日边。”
意思是说:“湖边的山林景色已经成熟,秋天来了,我的心情也随着这成熟的山水而激动起来。南方的越地梅花已经盛开,这美景让我心旷神怡。”这里的“桂老”指的是秋天的桂花,“越水梅开”则是描绘南方的越地的风光,“近日边”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
尾联:“丹扆须贤方侧席,会听鸣履上星躔。”
意思是说:“朝廷需要贤才来治理国家,我将等待时机,到那星躔上奏事。”这里的“丹扆”是指皇帝的宝座,“须贤方侧席”则是说贤能的人才能坐到这个位置上。“会听鸣履上星躔”则是指将有机会到皇宫中向君王汇报工作。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德亨即将离开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祝福和期待。同时,诗人也希望在新的岗位上能够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