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太丘长,风流世淳庞。
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
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
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

【注释】

千古:很久很久以前。太丘:县名,在今河南永城。

风流:有才学和道德的人。淳庞:淳朴宽厚。

衮衮(gǔn):形容人多。多公卿:指朝廷中有很多显贵的大臣。他姓渠:他的姓氏叫渠。可双:可以并列。

廪贤隽:指地方官任用人才。半刺均麾幢:指朝廷任命了许多官员。

长策:长远的计策,这里指的是治国之策。致主新周邦:把君主治理得像西周那样兴盛。

【赏析】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是一首送别诗,作于大中祥符八年(963年)。诗人通过写岳阳陈倅归朝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建功立业、实现“致主新周邦”的政治主张的愿望。全诗八句,四联,第一联写陈倅的出身,第二联写陈倅为官时的情况,第三联写陈倅归朝后的情形,第四联写诗人对陈倅的祝愿。

首联“千古太丘长 风流世淳庞”,以“千古”二字领首联,点明时间久远,表明诗人对岳阳陈倅的崇敬之情;“太丘”即太丘长,是汉代官吏的称谓,此处代指陈倅。陈倅的祖辈曾经担任过太丘长,所以陈倅也被称为“太丘长”。诗人称赞陈倅是“千古风流人物”,这既是赞美陈倅本人的才华与德行,也是对陈倅祖辈的颂扬。“淳庞”意为淳朴宽厚,这是赞扬陈倅的为人处世之道。

颔联“衮衮多公卿,他姓渠可双”,诗人通过“衮衮多公卿”这一形象化的描写,展现了岳阳陈倅任官时的政绩显赫;而“可双”则是指陈倅任职期间得到了两个显贵的姓氏,暗示陈倅的官职很高。颈联“只今廪贤隽,半刺均麾幢”,诗人以“只今”一语过渡到尾联,描绘了陈倅归朝后的辉煌景象;“贤隽”是指有才能的人才,“半刺”则是指陈倅被授予的许多官职。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陈倅为国家培养人才、提拔重用的赞赏之情。尾联“朝天建长策,致主新周邦”,诗人以“朝天”一词结束全诗,既指陈倅即将回到朝廷,也是祝愿陈倅能够建树一番大业,使君主得到如西周那样的繁荣昌盛。

这首诗通过对岳阳陈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国家兴亡之中,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