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有真派,渊源洙泗宗。
蜀张日益远,言行将无同。
于公见事业,吾党知适从。
坐令千载下,竟识儒者功。

【释义】

伊洛有真派的传承,渊源洙泗的宗主。

蜀地张氏日渐疏远,言行将与同道无同。

对于公见其事业,吾党知其适宜从。

使千年下的人们,竟能识得儒者功行。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中以“伊洛”指北宋儒学家程颢、程颐兄弟,“洙泗”则指孔子故乡鲁国(今山东曲阜)。诗人借对程氏的追念,抒发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儒家学说的崇敬之情。

首句“伊洛有真派”,承前句而来,说明作者所推崇的儒家学派是源于孔子故乡的正宗嫡派。次句“渊源洙泗宗”,进一步强调这一正统学派的渊源。第三句“蜀张日益远”,点出南宋时期,由于理学家朱熹在蜀地讲学,使得程门高弟杨时等人渐趋淡薄,而“日益远”。第四句“言行将无同”,指出朱熹的理学思想与程门高弟们不同,他们的言行已不相合。第五句“于公见事业”,即称赞朱熹的学问和人格;“吾党知适从”,则表明作者对朱熹的敬仰,并认为他的学说符合儒家学说的真谛。最后两句“坐令千载下,竟识儒者功”,则是说直到今天,人们仍能清楚地认识到朱熹等儒家学者的功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