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龙溪晓,烟村暝不分。
水声浑绕石,山色半含云。
掠马惊飞雉,窥人走骇麇。
空林惟鸟语,深荐忽兰芬。
谷暗吟蛙部,崖苍织藓文。
野花红复白,相照自缤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路入龙溪晓,烟村暝不分。
“路入龙溪晓”描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进入龙溪的景象。这里的“龙溪”可能是指一条清澈的小溪,诗人通过“路入”二字展现了早晨的清新与宁静。
“烟村暝不分”则描绘了随着天色渐晚,整个村庄被薄雾笼罩的景象,这里使用了“暝”字,意味着天已暗下来,但烟雾仍然弥漫,使得远处的村庄看起来朦胧不清。
水声浑绕石,山色半含云。
这句诗继续描绘了诗人在溪边的感受。水流的声音似乎环绕着石头,而远处的山色则部分被云雾所遮挡。这里的“浑绕”、“半含”都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美丽。
掠马惊飞雉,窥人走骇麇。
诗人描述了两种野生动物在溪边的情景。一匹骏马突然掠过,惊动了栖息在附近的野鸡;当有人靠近时,一群麋鹿因为害怕而惊慌奔跑。这些描写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紧张感。
空林惟鸟语,深荐忽兰芬。
在一片空旷的树林中,只有鸟儿的鸣叫声在回荡。这里,“空林”指的是没有干扰的自然森林环境。而“深荐”则可能是指深山之中的芬芳兰花,给人以幽静之感。
谷暗吟蛙部,崖苍织藓文。
诗人观察到了山谷中青蛙的活动和崖壁上苔藓的生长,这反映了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岁月的痕迹。
野花红复白,相照自缤纷。
最后一句描绘了野花的色彩和它们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象。无论是红色还是白色,每一朵野花都在各自的色彩中绽放,形成了一幅多彩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