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满山寒不释,碧琅玕绕玉楼台。
林梢清韵风吹到,檐底疏阴月送来。
【注释】
- 积雪满山寒不释:积雪满山,指大雪封住了山峰。寒不释,指冰雪消融得很慢。
- 碧琅玕:绿色的玉石,比喻翠绿的竹子。
- 玉楼台:用来形容竹轩的华丽,如同白玉般的楼台。
- 林梢清韵:指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 檐底疏阴:指月光从屋檐下照进来形成的影子。
- 赏析:首句以“雪”字点出题旨,写冬日的雪景。次句化“玉”为“琅玕”,写竹,以玉比竹,突出了竹的色彩和质地;三句写竹轩周围的自然环境。四句写诗人在月下听风,欣赏竹影。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译文】
大雪覆盖着山峦,但冰雪消融得很慢,碧绿的玉竹环绕着华丽的楼台。
树林的梢端清冷的声音随风飘来,屋檐下的微光透入月光中。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正月十三日和王推官游览戒珠寺时写的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咏竹之作,表现了王维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以“雪”、“玉”为关键词,写出了竹的特点。雪覆盖在山上很久都不会融化,而玉竹则是绿色,与白色相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竹子的颜色和质地,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竹子的美丽和独特性。
第三句“玉楼台”则进一步将竹子与楼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和尊贵。第四句“林梢清韵”又回到了自然景观,描绘出了竹子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这里的“清韵”指的是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声音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第二首诗开头两句同样以“雪”、“玉”为关键词,写出了竹子的特点。这里的“雪”已经不仅仅是形容景色的词汇,而是整个景象的核心所在。而“玉”则更加突出了竹子的美丽和尊贵。接下来两句则通过写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
第三四句则回到自然景观,描述了月亮照耀下的竹林景象,以及诗人在月光下听到的清音。这里的“檐底疏阴”指的是月光从屋檐下投射下来,形成的影子。而“清韵”则是指风吹过竹林时发出的声音,既有声音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中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王维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