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申。
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
水折空还沁,楼高已隔秦。
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赏析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是宋代赵顼为秦国大长公主的逝世所撰写的挽诗。这首诗通过对公主生前和死后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公主深切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庆自天源发:此句表达了公主出生高贵,如同来自天上的恩宠。”庆”指的是公主的出生,”天源发”则暗示了其出生时天降吉祥、命运不凡。
恩从国爱申:表达了国家对公主的深厚恩情,这种情感源于国家的爱护,如同绵延不绝的恩泽。
歌钟虽在馆:虽然宫廷中时常有歌舞之声,但公主的生命已经结束,无法享受这些欢乐。
桃李不成春:比喻公主如同未开的花朵,未能展现出春天的美丽。
水折空还沁:暗喻公主的生命如同流水般逝去,留下的只有回旋的水波。
楼高已隔秦:通过对比,表达了公主生命的短暂与国家的远大。
区区会稽市:会稽市是古代地名,用来形容公主生前所在的地方。
无复献珠人:珠代表珍珠,象征着珍贵与美好。这里意味着公主去世后,再也没有人为朝廷贡献如此珍贵的人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公主的一生及其离世后的哀思。诗人通过对公主生前的描绘,以及对死亡的深刻感受,传达了对公主深深的怀念。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现实和残酷,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赐秦国大长公主挽词三首》不仅是对一个贵族女性生命的礼赞,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深度,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某些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