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金小袖花下行。过桥亭、倚树听莺。被柳线、低萦鬓,绀云垂、钗凤半横。
红薇影转晴窗昼,漾兰心、未到绣絣。奈一点、春来恨,在青蛾、弯处又生。
【注释】
茜金:指红色的锦缎。小袖:袖口。花行:即“花下”。莺:黄莺鸟。被柳线:用柳枝系住鬓发。绀(gàn)云:深青色的云朵。钗凤:金制的凤形首饰。绣絣(lì):刺绣。青蛾: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弯处又生:蛾眉弯曲的地方又开始长出新芽。
【赏析】
《恋绣衾·春愁》,又名《绣床恨》。这是一首伤春怨妇词。上片写闺中少妇春愁之状;下片写闺中少妇春愁之因。全词语言清丽,感情真挚动人。
“茜金”句,谓红衣少女在花下行,其衣袖如茜金般鲜亮,花下流连。“过桥亭”,点明所行之处。“倚树听莺”,写少女倚靠在桥边树下,聆听着黄莺啼声。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色图,为下文抒情蓄势。“被柳线”一句,以“垂”、“横”等动词描写柳条随风飘拂,似有若无地垂挂于少女鬓边,而髻上簪钗也似是半垂半坠。这两句既写出了景物,又写出了少女的形象。“绀云垂、钗凤半横”句,进一步描写了少女的情态。她低垂着头颈,似乎沉浸在沉思之中,而髻上凤钗也似是半垂半横,与她的神态相协调。“红薇影转晴窗昼”句,言春日里红薇花的影子在阳光下转动,映入窗户,显得生机盎然。而窗外的兰心却未到绣絣,意谓春天已至,但闺中的少女却还像往常一样过着单调的生活,没有一点变化。“奈一点、春来恨”,意为为什么春天到了,却让我如此伤心呢?这两句抒发了少女对青春易逝、春光难留的感慨,表现了她内心的愁闷苦闷之情。“在青蛾、弯处又生”句,以蛾眉比喻少女的秀发,言春回大地,万物萌生。然而少女的眉头却依然紧锁,好像春天还未到来,她的秀发也还没有完全舒展开。这两句既表达了少女对春天的到来充满希望,又表现了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全词通过描写少女春愁的各种情景,展现了一个典型的古代女性形象。同时,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