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月眠云屋半间,诗人到处是家山。
当年悔弄君房笔,只得忙中一半闲。
【注释】
半闲:指隐居。李涉:唐末诗人,字不详,号青莲居士。曾隐居在洛阳东郊的中条山(今河南济源市西北)青莲谷,自号“浮云先生”。这首五律是诗人隐居时所吟咏的。
【赏析】
诗题“题云岫半闲堂”是说这首诗写在半闲堂上,“用李涉韵”说明是仿效李涉诗的风格来写的。李涉有一首《题半闲堂》诗,其中有两句:“半闲堂下草微绿,白水明田见日华。”这两句诗是全词的纲领。
“卧月眠云屋半间”,起句点出“半闲堂”这个题目。“卧月眠云”,以自然景象入画,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隐逸生活。“屋半间”,表明诗人居住的简陋和贫寒;而“卧月眠云”则又暗示着诗人的超脱和旷达。
“诗人到处是家山”,这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发挥。从字面上看,这句诗似乎有些矛盾:一方面说自己住的地方简陋,另一方面又说“诗人到处是家山”。“家山”一词,历来多用来指故乡、故土,但在这里,它却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它既指自己现在住的这个简陋之地,也指自己心中的理想之地。因此,这里的“家山”实际上是指理想中的家园。这样理解起来,“诗人到处是家山”一句就说得通了。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诗人现在居住的简陋之地就是他的家山,实际上是在表达他心中的理想家园就是那个简陋之地。这种超越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正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当年悔弄君房笔,只得忙中一半闲。”这句诗似乎是在回顾过去的往事,但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后悔”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反思和自责;“只得忙中一半闲”则揭示了他在忙碌之余仍能保持一颗闲适之心的原因——那闲适之心来自于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这里的“君房”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班固,他曾担任过太子少傅,与汉成帝关系密切。班固晚年退居家乡,闭门著书,过着隐逸的生活。而班固在退隐前所写的《东观记序》中曾提到“吾虽古之野人,犹将比肩于孟诸”。这一句诗显然是受到班固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采用了寓情于景、借物抒怀的手法,通过对“半闲堂”这个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句中的关键词语也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