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
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
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
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

注释:

次韵周敦颐国博重阳节近见菊 —— 次韵:即用别人的诗作为自己诗歌的韵脚;国博:指国子监,宋代的最高学府;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节日之一;近见:近日看到;菊:这里指的是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

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 —— 为僚:做官;初:刚刚;自喜:自己感到高兴、满意;邀客:邀请客人;亦:也;逢:遇到,碰到。

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 —— 把酒:端起酒杯;须:必须;同乐:共同分享快乐;分襟:分开衣服,比喻分离;莫:不要;预嗟:预先感叹、忧虑。

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 —— 未成:还没有完成;登:登上;画舸:古代一种有彩绘船篷的小船;好:可以,能够;共:一起;赏黄花:指赏菊花。

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 东篱:东边的篱笆边;秋丛:秋天的花朵丛中;映:反射;晚霞:傍晚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佳节时所作,以菊花为主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句“为僚初自喜,邀客亦逢嘉”,诗人说自己刚刚做官就感到高兴,邀请朋友来参加也是一种喜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工作的积极态度。

接着两句“把酒须同乐,分襟莫预嗟”,诗人提议大家一起喝酒,享受快乐的时光,不要因为分别而感到遗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后四句“未成登画舸,好共赏黄花”到“秋丛映晚霞”,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赏菊的情景。诗人说还没有完成登船的准备,但仍然愿意一起欣赏美丽的菊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

尾联“试向东篱看,秋丛映晚霞”到“赏黄花”,诗人建议向西篱笆边看去,那里是秋天的花卉丛中,映衬着傍晚的云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