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
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
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閤于今幸少休。
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虔州即事
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
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
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閤于今幸少休。
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注释:
- 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阁于今幸少休。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
-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诗人任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刺史时。全诗写景抒情,寄寓了作者对国运、民生的忧虑以及个人仕途得失的感慨。
- 惶恐滩:在今广东寻乌县东北。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因山上有郁林寺而名。赣江:发源于宁都县境内的贡师岭,流经虔州的章贡二县,至南昌入鄱阳湖。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诗人任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刺史时。全诗以景衬情,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国运、民生的忧虑以及个人仕途得失的感慨。
首联“君恩山重若为酬,补郡都忘乐与忧。”意为:我深深感激皇上的恩赐,让我担任这个职位,我深感荣幸。但我现在虽然得到了这份恩宠,但是我并不在乎这些,因为我已经忘记我的快乐和我的痛苦了。这里的“君恩”指的是皇帝的恩赐,“山重”指的是责任重大。整句的意思是说,我非常感激皇帝的恩赐,但是我已经忘记了我的快乐和我的痛苦,因为我现在已经承担了很大的责任。
颔联“惶恐滩长从险绝,郁孤台迥足观游。”意为:惶恐滩很长并且很危险,郁孤台很高而且可以俯瞰一切。这里的“惶恐滩”和“郁孤台”都是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广东寻乌县东北和江西赣州市西南。整句的意思是说,这两个地方都很危险,但是我也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俯瞰一切。这里的“长从险绝”指的是这两个地方的危险,“迥足观游”指的是这两个地方的高峻。
颈联“赣川在昔名难治,铃阁于今幸少休。”意为:赣江在从前很难治理,而现在却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减少了治理的压力。这里的“赣川”是一条河流的名字,“铃阁”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整句的意思是说,赣江在以前很难治理,但是现在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减少了治理的压力。这里的“在昔名难治”指的是赣江在以前的治理难度,“于今幸少休”指的是现在因为皇帝的命令而减少了治理的压力。
尾联“人谓阔疏予自喜,远民安堵更何求。”意为:人们说我太宽裕了,我自己却感到很快乐;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不再有什么其他的要求。这里的“人谓阔疏予自喜”中的“谓”是“说”的意思,“阔疏”是宽松的意思,“予自喜”是我自己感到快乐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人们说我太宽裕了,我自己却感到很快乐;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不再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了。这里的“人谓”指的是人们对诗人的看法,“自喜”指的是诗人自己感到快乐。整句的意思是说,人们说我太宽裕了,我自己却感到很快乐;老百姓安居乐业,我不再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了。这里的“远民安堵”指的是老百姓安居乐业,“更何求”指的是不需要再有什么其他的要求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虔州的生活和工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他对于国家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