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
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屈卧龙形。
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闲僧昼看经。
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雕零。
《题杭州普应院偃松》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全诗内容如下:
老松低偃四时荣,太守重来眼为青。
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屈卧龙形。
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闲僧昼看经。
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雕零。
注释 :
- “老松”:描述松树的古老和坚韧。
- “低偃”:松树的姿态低垂,显示出其生命力的顽强。
- “四时荣:表示无论春夏秋冬,这棵松树都充满生机。
- “太守重来”:指某位官员再次来到这片地方。
- “眼为青”:表达了看到这棵松树后,心情为之一亮,仿佛被净化了。
- “密叶动摇”:描述树叶茂密,当风吹过时,枝叶随之摇曳。
- “翔凤势”:比喻风的形状像飞翔的凤凰。
- “深根盘屈”:形容松树的根系深深扎在土里,形态扭曲。
- “狂客”:指爱好自由、放纵不羁的人。
- “闲僧”:指的是静修的僧人。
- “霜雪操”: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畏严寒。
- “雕零”:意味着凋零、衰落。
赏析 :
赵抃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普应院中偃松的特点和环境。从“老松低偃四时荣”可以看出,诗人对这棵古松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而“太守重来眼为青”则反映了他对这棵松的喜爱之情以及与这棵树的深厚情感。
诗中的“密叶动摇翔凤势,深根盘屈卧龙形”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偃松的外貌,还赋予了它们以生动的动态美,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风的力量和松树的坚韧。而“每容狂客春携酒,长庇闲僧昼看经”则进一步描绘了这棵偃松为人们带来的庇护和宁静,无论是热爱自由的年轻人还是修行的僧人,都能在这棵松树下找到安宁。
“一百年来霜雪操,肯随群木漫雕零”更是将这棵古松与时间的长河相比拟,表达了对这棵古松不随波逐流、坚守本色的敬佩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这棵古松的细腻描写,传递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