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衰老改辞勤,只计斯民不计身。
眷恋青山乖素约,迟留白首未归人。
举头旧治无三舍,屈指明朝又一春。
珍重东州年契厚,趁潮双鲤得书频。
【注释】
岁暮:岁末,年终。偶成:随意写成的诗。前人:前辈。
宦途:仕途。衰老:指年老。改辞勤:放弃原来的官位辞官。斯民:百姓。计:考虑,思考。素约:旧有的约定。眷恋:留恋不舍。青山:指家乡。白首:头发白了。未归人:没有回来的人。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举头:抬头。治:治理。无三舍:指治理的地方小。屈指:用手指计算时间。明朝:明天。又一春:春天又一次到来。珍重东州:珍惜与东边的州城朋友的情谊。年契厚:交情深。趁潮双鲤得书频:趁着潮水涨时,收到友人的书信,频频回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辞去官职后写给同僚的一首赠别诗。全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及与友人之间的真挚友情。
开头两句“宦途衰老改辞勤,只计斯民不计身”,诗人直言自己年华已逝,不再追求官职,但仍旧关注着民生疾苦,关心着人民的生活。这里“只计”和“不计”相对比,突出了诗人虽然退隐但仍心系天下、关爱百姓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眷恋青山乖素约,迟留白首未归人”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他怀念家乡的青山,思念着那些曾经与他共度时光的同僚们。然而,岁月不饶人,他已经白发苍苍,未能回到故乡与他们重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又透露出他对过去生活的无限怀念。
第三联“举头旧治无三舍,屈指明朝又一春”,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故乡治理地方的日子,那时的治理范围只有方圆十里左右,如今已经扩展到整个县城了。诗人用手指算了一下时间,发现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这里的“旧治”指的是过去在故乡治理地方的日子,而“无三舍”则是诗人自谦之词,意思是说现在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广阔的治理范围了。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两句“珍重东州年契厚,趁潮双鲤得书频”,诗人祝愿东边的州城朋友的情谊深厚长存,并叮嘱对方在潮水中寄来的书信一定要及时回信。这里的“东州”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任职或居住过的地区,而“双鲤”则是指两条鲤鱼。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书信往来的重视。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