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回合引方池,轩槛前临面翠微。
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
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
我昔凌云登阁会,主翁留饮见蟾辉。
【注释】:
方池:即方形水池,这里指小池子。
轩槛:窗户的围栏。
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在紫陌上,红尘中行走而毫不在意;坐在白云和青山之间,忘记了归家。
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只有像李太白那样能及时隐退的人才能继承这种志向,而没有衰老就已经去世的人是很少有的。
我昔凌云登阁会,主翁留饮见蟾辉:我过去在高高的楼阁上与主公欢聚,主公热情地挽留我喝酒并观赏月亮的光辉。
【赏析】:
《题毛维瞻懒归阁》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此诗写诗人在友人毛维瞻处饮酒赋诗的情景。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承上启下,尾联总结全诗。
诗的首联“溪流回合引方池,轩槛前临面翠微。”写诗人所见之景。溪水环绕着方池,轩槛面对青翠的山色。这两句诗通过写山水之美来渲染气氛,为下面的抒情作铺垫,也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清新、秀丽的基调。
诗的颔联“紫陌红尘行不顾,白云青嶂坐忘归。”写诗人内心的感受。在紫陌之上,行人络绎不绝;在白云与青嶂之中,诗人忘却归路。诗人以“行不顾”和“坐忘归”两个动词,把诗人对美景陶醉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的颈联“方荣即隐谁能继,未老先休世所稀。”是全诗的关键。诗人以李太白比主翁,以自己比李太白,以李太白的早逝比自己的长寿,用李太白的逸兴来衬托自己的闲适生活。同时,“方荣”二字既指李太白,又指自己,“谁继”二字既表达了对李太白的敬慕之情,又表达了自己不愿效法李太白之意。
诗的尾联“我昔凌云登阁会,主翁留饮见蟾辉。”写诗人与主人的酬唱之乐。诗人回忆起昔日和主人一起登上高楼远眺的欢乐时光,赞美主人待客的热情周到。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刻画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