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桐江今赣川,谏官得郡愧非贤。
东吴乡便君恩厚,理棹重来始四年。
【注释】
桐江:指江西省的赣江。今赣川:今称江西省赣州市(古为虔州)。谏官:谏议大夫,是宋代设置的一种官职,负责规劝皇帝,批评朝政。得郡:指被任命为地方长官,此处指担任赣州知府。愧非贤:意谓自己愧不能与贤人相比。君恩厚:指朝廷对自己寄予厚望。理棹重来:意为重新回到赣州去任职。四年:指从离开到重来共四年时间。【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在赣州任职期间的赠别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厚谊。首句“前日桐江今赣川”,诗人用“前日”和“今”相对,表现时间的变迁,同时以“昨”字呼应“今日”;“桐江”与“赣川”互文见义,点明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二句“谏官得郡愧非贤”,诗人自比为“贤人”,而友人却担任了谏官(即谏议大夫)这样的职位,诗人对此感到惭愧,觉得自己比不上友人。三句“东吴乡便君恩厚”,诗人用“东吴”暗指友人所在的地域(今江苏、浙江一带),表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君恩厚”则是对友人的赞誉之词。四句“理棹重来始四年”,诗人用“理棹重来”暗示着自己即将回到赣州任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展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祝愿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