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杖焚香贝叶经,主人无事掩松扃。
兀然隐几秋宵静,云在诸峰月在庭。
【注】
植杖:插着拐杖。焚香:点燃香料。贝叶经:用贝叶书写的经书。主人:主人指诗人自己。无事掩松扃:闲时关门闭户。兀然:安然,安详的样子。秋宵:秋天的夜晚。云在诸峰月在庭:云雾缭绕于山峰之上,月光皎洁照耀于庭院之中。
赏析:
此诗写隐者的生活情趣和闲适之态。全诗四句,前二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林隐士生活画面;后二句则表现了隐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首句“植杖焚香贝叶经”,写山中隐者燃香静坐,手执拐杖,虔诚礼佛,专心读经。这一句写出了隐者对佛教教义的虔诚信仰,表现出隐者对尘世烦扰的超脱态度。
次句“主人无事掩松扃”,写隐者闲来无事时,便闭门谢客,与自然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一句描绘出隐者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第三句“兀然隐几秋宵静”,写隐者在秋夜的静谧时刻,安然地端坐在几上,沉浸在禅理之中。这一句既表现了隐者内心的宁静,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尾句“云在诸峰月在庭”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卷,将诗人的想象和情感融入其中,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情景,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