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门多径草,凉气动疏林。
细雨经烟尽,微阳到菊深。
话诗无鸟过,试茗有僧寻。
欲去还留宿,窗边月照琴。
【诗句解读】
- “掩门多径草,凉气动疏林。”
- “掩门”:关闭大门。
- “多径”:有许多条小路。
- “草”:指门前的杂草。
- “凉气”:凉爽的气息。
- “动”:吹拂的意思。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细雨经烟尽,微阳到菊深。”
- “细雨经烟”:细雨在烟雾中飘过。
- “尽”:消失。
- “微阳”:微弱的阳光。
- “菊深”:菊花深处。
- “话诗无鸟过,试茗有僧寻。”
- “话诗无鸟过”:谈论诗歌时没有鸟儿飞过。
- “试茗”:试着品味茶的味道。
- “有僧寻”:有僧人寻找。
- “欲去还留宿,窗边月照琴。”
- “欲去”:想要离开。
- “还”:仍然。
- “留宿”:留下过夜。
- “窗边月照琴”:窗外的月亮照亮了琴。
【译文】
门前杂草丛生,阵阵凉风吹过疏落的树林。细雨过后渐渐散尽,太阳的光芒已透进菊花深处。谈诗时没有鸟飞过,试着品茗却有僧人来访。我欲离去又留恋此地,窗边的月光照在琴上。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句描绘了宁静而幽美的隐居环境,二、三两句则生动地捕捉了秋天特有的氛围——凉爽、细腻,以及由细雨到微阳的自然转换。接着,“细雨经烟尽,微阳到菊深”这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感慨。最后一句“话诗无鸟过,试茗有僧寻”反映了诗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纷扰的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